降解塑料国家标准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最近透露,《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国家标准已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标准号为GB/T20197 - 2006,将于2007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降解塑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降解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以下各类降解材料:天然或合成聚合物
2006.12.27
药物研发新政实施在即 新药审批再加紧箍咒
制药业在继生产环节的GMP、流通环节的GSP两场大认证之后,一场针对研发环节的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大战又即将开始。从明年1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要求,如果没有通过GLP认证实验室的安全性报告,报批新药将不予受理。缓冲了3年之久的认证终于将全面强制推行,而这对国内上千家药物研究所来说,面临的将是洗牌的命运。药研机构不规
2006.12.22
我国目前正组织开展新一轮国家能源战略研究
我国目前正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新一轮的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着力解决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和重大问题。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近日在2007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报告会上说:“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缩短工业化进程,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否则没有出路。”徐锭明透露,新一轮国家能源战略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能源总战略研究、节能研究、能源资源研究、环境研究、科技研
2006.12.20
国家发改委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发出紧急"降温"
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紧急通知: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的原料应坚持以非粮为主,重点支持木薯、甜高粱以及纤维资源等非粮原料产业发展。此举意味着各地一哄而上的玉米(1605,-4,-0.25%)加工乙醇项目将受阻。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能力,出现了产业过热倾向,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玉米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为此
2006.12.19
中国韩国和印尼产涂料纸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中国、韩国和印尼的进口涂料纸,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这是自从1991年以来,美国首次调查中国是否有补贴出口商。如果调查一旦结果成立,来自中国的涂料纸将可能会被征收近一倍的反倾销税。委员会以四比一通过,由商务部展开调查,决定是否向上述三国的涂料纸,征收反倾销税,预期明年1月会有初步调查结果。委员会声称,中国、韩国和印尼三个国家的进口
2006.12.18
我国商务部终止乙醇胺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
【发布单位】商务部【发布文号】公告2006年第104号【发布日期】2006-12-18 应奥伯帝莫马来西亚化学公司(Optimal Chemicals (Malaysia) Sdn. Bhd.)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于2006年2月10日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奥伯帝莫马来西亚化学公司的进口乙醇胺产品(以下称被调查产品)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倾销及倾销
2006.12.18
吉林省工商部门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乙醇汽油
近日,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省乙醇汽油推广办公室查处了一起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乙醇汽油的案件。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间,吉林省中润石化产品经销有限公司从突泉县吉盛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乙醇汽油的名义购进非乙醇汽油1.0981万吨,并按乙醇汽油分别销售到其所属的13家加油站。此行为违反了《吉林省销售和使用乙醇汽油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经销假
2006.12.15
欧盟对中国 俄罗斯等国的硅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006年11月30日,欧委会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对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马其顿王国和埃及的硅铁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英文描述:ferro-silicon,欧盟海关税则号:7202210,,72022910,和72022990。调查期是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凡在调查期内对欧盟出口过上述产品的企业和生产这些出口产品的企业均为涉案
2006.12.01
自2007年起新药安全评价须在已认证机构进行
据国家药监局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经过GLP(即《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实验室进行。 通知中所列新药是指,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
2006.11.30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 燃料乙醇行业门槛将提高
国家关于燃料乙醇的一批新政策即将出台。近日,国家发改委邀请了来自农业、能源等领域的专家对即将出台《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下称专项规划)及《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政策》(下称产业政策)进行了论证。按照规划,乙醇汽油将会被纳入重要的替代能源,并且计划到2010年使掺烧燃料乙醇的汽油占中国汽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销售区域将扩大据了解,新的
2006.11.27
中国国务院已经批准甲醇作为汽车替代性燃料
《中国化工报》援引一位能源专家的话报导,中国国务院已批准甲醇为替代性汽车燃料,并开始起草关于在国内市场全面推广甲醇燃料的规定。此举将有助于缓解中国汽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同时对迅速扩大的甲醇生产进行监管。方德巍称,国务院是在周一由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的替代性能源会议上做出上述决定的,方德巍参加了会议。方德巍称,政府决定首先允许纯甲醇用作替代性燃料,并开始发展配
2006.11.23
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等地甲乙酮反倾销进行调查
昨天,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进口甲乙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公告称,商务部于今年10月8日收到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等代表国内甲乙酮产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进口甲乙酮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后,认定申请人符合国内产业提出反倾销
2006.11.23
新型国产原材料应用须"提速"以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拥有顺丁胶等合成胶生产自主核心技术;橡胶助剂中的硅烷偶联剂Si-69等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份额;钢帘线国内企业也已经能够大量生产。近几年子午胎的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产合成胶、再生胶、橡胶助剂、钢帘线等新型原材料的应用。因此,新型国产原材料已在我国橡胶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我国橡胶工业,特别是轮胎工业应用的许多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有不少仍依赖
2006.11.16
巴西对我出口自行车新轮胎反倾销案进行复审
根据巴西国家轮胎工业协会(ANIP)和巴西国家外胎、内胎和翻新胎面胶工业协会(SINPEC)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行车新轮胎提出继续实施反倾销的复审要求(立案号为MDIC/SECEX/DECOM 52000.012812/2006-03)和巴西有关法律,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于2006年10月31日发布SECEX 74号通告,决定对中国出口至巴西的自
2006.11.15
关于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印发了。 我国石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缓解石油紧张,保障国家石油安全,除了要鼓励节约外,还要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有效“开源”。 从目前的技术状况看,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是石油替代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企业设风
2006.11.13
临时反倾销措施使得宁波氨纶进口量大幅下降
2006年5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氨纶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10月13日,商务部终裁决定对原产于上上述国家(地区)的进口氨纶征收0%~61%的反倾销税。据海关统计,2006年1~9月,宁波口岸累计进口氨纶2209吨,价值621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同)分别下降18%和41.1%。其中,临时反倾销期间(20
2006.11.10
财政部:我国生物质能源财税扶植政策即将出台
财政部厘定三大原则:坚持不与粮争地、鼓励高效企业、控制支持范围中国将真正开始借财税之力,助推石油替代战略,减轻化石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开始从“烃经济时代”向“糖经济时代”的跨越。寒冬将至,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却似乎已经可以嗅到春的气息。据接近财政部的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在酝酿出台生物质能财税扶植政策,以加速国内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其框架性文件的拟定已接近尾声,近
2006.11.07
国家药监局:确保麻醉与精神药品管得住用得上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2006年11月1日,是新修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实施一周年。该《条例》实施以来,麻精药品的生产、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初步实现了“管得住,用得上”的立法目的。据悉,为确保麻精药品生产流通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化了《条例》具体实施办法,对麻精药品的生产经营定点、生产计划
2006.11.02
国家发改委对铬盐的产业调整计划开始实施
10月31日,在京召开的全国铬盐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巡视员陈世海表示,国家将采取严厉措施促进铬盐产业的结构调整,要求2004年7月1日以后建设、没有获得国家发改委行政许可审批的铬化合物项目立刻停产、停建;2006年底淘汰单线1万吨/年以下有钙焙烧生产线,没有回旋的余地;推进无钙焙烧和液相氧化清洁工艺示范工程和工业化的开发。据统计,2005年
2006.11.02
欧盟出台新政策:中国化学品出口成本将提高
记者在百届广交会上从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获悉,欧盟又将出台一项新的化学品政策(REACH),这将提高中国化学品的出口成本,导致对欧盟出口受阻。如果被欧盟各成员方在12月表决通过,这一政策将于2007年4月正式实施。欧盟新化学品政策即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制度,主要对出口到欧盟的化学品提出了严格的环保、安全等要求,并且要求出口商按照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在欧盟对产品进
200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