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京召开的全国铬盐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巡视员陈世海表示,国家将采取严厉措施促进铬盐产业的结构调整,要求2004年7月1日以后建设、没有获得国家发改委行政许可审批的铬化合物项目立刻停产、停建;2006年底淘汰单线1万吨/年以下有钙焙烧生产线,没有回旋的余地;推进无钙焙烧和液相氧化清洁工艺示范工程和工业化的开发。
据统计,2005年我国铬盐产量达到25.9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今年产量预计将突破30万吨。但铬盐属于高危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较大。目前,国内大多数铬盐厂工艺技术、装备和规模达不到清洁生产和产业政策的要求,除1家企业外均采用落后的有钙焙烧工艺,最小规模仅1500吨,至今,我国尚有420多万吨历年遗留的铬渣未得到有效处理。尽管如此,国内企业看好铬盐的市场行情,纷纷新建、改扩建装置,违法违规现象十分严重。
国家对铬盐行业污染问题十分重视。2004年,国务院已将铬化合物生产建设项目审批纳入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目录,须由国家发改委审批。2005年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单线1万吨/年以下有钙焙烧生产线列入淘汰类之列,要求2006底完成;将单线2万吨/年以下有钙焙烧生产装置列入限制类之列。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出台了《铬渣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要求2006年全行业当年产生的铬渣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2010底前对所有历史堆存铬渣实现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