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品技术
2524
北京生科院提出环形RNA全长转录本解析技术
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Full-length circular RNA profiling by nanopore sequencing with CIRI-long的研究论文,建立了环形RNA全长转录本解析和高效挖掘的技术体系。近年的研究表明,环形RNA在真核
大连化物所解析含有序硅羟基的纯硅分子筛结构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研究员郭鹏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磊团队合作,在分子筛结构解析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先进的三维电子衍射技术(cRED)直接解析出含有序硅羟基的纯硅分子筛结构。分子筛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重要的催化剂及吸附剂,分子筛的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筛通常为亚微米甚至纳米晶体,传统的X-射线单晶衍射
大连化物所提出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耦合利用新途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团队提出了二氧化碳(CO2)与烷烃耦合制备芳烃大宗化学品的新途径。研究发现使用酸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可催化CO2与轻质烷烃发生耦合反应,同时促进芳烃的生成,产物中芳烃选择性高达80%,进一步证实部分CO2的碳原子直接进入了芳烃产物。CO2作为碳资源的规模化高附加值
中国科大等实现基于碳化硅中硅空位色心的高压原位磁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碳化硅色心高压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王俊峰等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高压团队研究员刘晓迪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碳化硅中硅空位色心的高压原位磁探测。该技术在高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3月2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agnetic detection under high
天津大学实现乙炔半氢化高效制乙烯
近日,天津大学教授张兵团队在“煤衍生的乙炔”电催化半氢化制备乙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期刊上。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乙烯生产过程中存在对石油依赖性高、能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而基于我国“富煤”的资源禀赋,发展以煤为碳源、以水为氢源,利用“煤衍生的乙炔”电催化半氢化制备乙烯策略符合我国国情,有望实现
上海硅酸盐所发展出基于层状结构电解质的固态氟离子电池
固态氟离子电池(SSFIBs)是一种阴离子穿梭驱动、无碱金属的新兴储能体系,具有成本低、安全性好、能量密度大等潜在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阳离子穿梭电池(如碱金属离子电池、多价阳离子电池等),氟离子电池可避免负极枝晶生长以及多价离子迁移缓慢等问题,还具有潜在的高体积能量密度(理论达5000 Wh/L),但这一体系面临着高导氟离子电解质缺乏以及低温下(<100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硫醇辅助策略
碳载金属催化剂是多相催化领域中研究最多的催化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质转化、精细化工等催化过程。由于热力学不稳定性以及与碳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弱,载体表面的金属纳米颗粒经常出现脱落、团聚等现象,导致催化剂性能降低。将金属纳米颗粒限域到多孔碳的孔隙内,被认为是提高催化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常,限域催化剂主要通过后封装和和原位封装策略制备,其中原位封装策略在概
大连化物所提升甲醇生物转化合成脂肪醇的合成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合成微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在甲醇酵母中通过代谢途径区室化,将甲醇利用与脂肪醇生物合成偶联,显著提高了甲醇到脂肪醇的生物合成效率。脂肪醇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洗涤剂等领域,目前主要以石化资源或植物油为原料经化学法合成,生物合成有望实现脂肪醇的可持续供给。甲醇是重
大连化物所提出酸性二氧化碳电解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包信和,研究员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团队在酸性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进展,通过催化剂微环境调控,实现了工业级电流密度下高能量效率和高碳利用效率的酸性CO2电解制一氧化碳(CO),并组装出酸性/碱性串联CO2电解系统,显著提高了CO2电解制多碳产物的碳利用效率。CO2电解反应利用可再生
大连化物所研制临床高灵敏高特异性呼出气氨实时监测仪
近日,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冷松教授团队合作,基于我所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离子迁移谱技术,发展了一种面向床旁诊断的呼出气氨实时监测仪和新方法,实现了对周期性呼吸过程中呼出气氨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实时监测。该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呼出气中高湿度、复杂背景,以及小分子氨的高吸附性残留对检测结
中国科大制备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肖正国研究组,在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空间限制法生长出高质量、大面积、超薄的钙钛矿单晶,并首次制备出亮度超过86,000 cd/m2、寿命达12500 h的钙钛矿单晶LED,向钙钛矿LED应用于人类照明迈出了重要一步。2月
青岛能源所等构筑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水资源短缺是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近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球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纸浆泡沫是廉价、环保的新型多孔材料。它以纸浆纤维为原料,利用表面
金属所等发现首个反常庞压卡材料体系
庞压卡效应的发现为构建零碳制冷新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自2019年该效应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制冷应用探索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科研人员先后发现了碘化铵【Nature Communicaitons 13, 2293 (2022)】、碳硼烷【Advanced Functiona
中国科大提出钙钛矿太阳电池新结构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命名为PIC(porous insulator contact,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了PIC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概念验证,实现了p-i-n反式结构器件稳态认证效率的世界纪录,并在多种基底和钙钛矿组分中展现了普遍的适用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氢键调控糠醛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催化研究组副研究员石松与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Dion Vlachos等合作,在糠醛等生物质催化选择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反应中,生物质底物由于活泼基团类型多,控制其选择性一直是难点。本工作中,石松等在前期生物质羟基、C-H键等选择性转化研究基础上(ACS Catal.、ACS Appl. Mater.
糠醛催化剂
2023.02.15
苏州纳米所揭示新型胶原基仿生组织粘合剂用于快速止血和加速伤口愈合
生物粘合剂已应用于临床,是最具前景的替代医用缝合线和订书针的候选者之一。然而,现有临床组织粘合剂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对潮湿组织表面的附着力不足、机械强度不适当、止血效果差、细胞毒性等。开发可以临床使用的实现受伤组织快速止血、无缝密封缝合和加速愈合的一体化生物粘合剂颇具挑战性。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戴建武、陈艳艳再生医学团队受贻贝、常春藤和
中国科大研制出全天然仿木气凝胶
木材作为用途广泛的材料和丰富的资源,具有低密度、低导热、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持续性等特性,已被使用了数千年。近年来,基于对木结构的认识,各种具有独特物理性能和广泛应用的仿木材料也被开发出来,其中,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气凝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基于塑料和树脂的仿木气凝胶受到生物降解性差的限制,导致废物的积累并带来环境问题。而基于现有的纳米结构基元的仿木气凝胶则受
气凝胶
2023.02.09
大连化物所证明从电催化脱硝转向合成氨过程的必要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在氮氧化物(NOx)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过渡金属电催化脱硝的机理限制并强调了合成氨的重要性。NOx的处理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也是实现高效二氧化碳电还原(eCO2RR)的必要前提。科研团队在前期的工作中开发了基于图论的反应网络研究新型算法(ACS Catal.,
大连化物所开发新型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DNL09)王树东研究员团队与沙特阿拉伯国王科技大学赖志平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氟化合成Fe基金属节点的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全氟节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DNL-9(Fe),该材料是一种具有螺旋氟桥金属节点结构的Fe-MOFs吸附剂,可用于潮湿条件下的C2H2/CO2吸附分离。C2H2/CO2具有
《AM》清华大学:面向透气性皮肤集成电子产品的超薄水凝胶薄膜
在个性化诊断、治疗和人机界面方面提供革命性功能的皮肤电子设备需要皮肤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一个常见的问题仍然是,是否可以引入理想的接口来直接将薄膜电子设备与柔软的皮肤连接起来,从而允许皮肤自由呼吸,并使皮肤集成电子设备稳定工作。近日,清华大学Xiaomin Xu报道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最薄水凝胶,通过简单的冷层压方法生产,它符合皮肤上的字形线条和细微细节,

127页,当前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