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停”锂枝晶 单层石墨烯电极可避免锂电池短路
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完美的单层石墨烯电极,并揭示锂原子以其为基底材料进行电沉积的行为,填补了金属锂在碳原子晶格上异相成核的基础研究空白,为破解锂电池产业化遭遇的锂枝晶等难题提供理论基础。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储能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杂志上。“锂枝晶”会在液体锂电池中生长,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
清华大学在多功能石墨烯宏观组装体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宏伟教授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基于仿生矿化过程合成可再造型、自修复的多功能石墨烯复合材料》(Synthetic Multifunctional Graphene Composites with Reshaping and Self-Healing Features via a Fa
科学家发明光催化水裂解新材料
太阳能清洁且丰富。不过,当没有日光照射时,必须将其储存在电池中,或者通过一个被称为光催化的过程,将太阳能用于燃料生产。在光催化水裂解中,太阳能将水分解成氢和氧。随后,氢和氧在燃料电池中被重新组合,以释放能量。 日前发表于美国物理学会出版集团旗下期刊《应用物理学快报》的一篇论文显示,如今,一类新材料——卤化物双钙钛矿可能刚好拥有裂解水的属性。 “如果我
光催化剂
2018.07.13
固氮合成氨有了高效光催化剂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熊宇杰教授团队,通过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缺陷工程调控,发现通过掺杂的方式来精修催化剂的缺陷态,可以促进缺陷位点对氮分子的高效活化,有效地提高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效率。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化学重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工业合成氨技术使用铁基催化剂,其反应条件非常苛刻(250大气压、400摄氏度),并需要巨大的能耗。光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研制出在室温下便可工作的氢传感器
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一种能在室温下工作的高灵敏、多功能的氢传感器。据了解,该传感器是由三氧化钨的薄层材料制成的。在不久的将来,氢能很有可能会取代化石燃料,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能源载体。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且还可以无限再生。目前虽然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氢传感器,但是大多数的传感器都是需要在高温下才能正常工作。针对这一情况,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
国产离子膜性能大提升
6月27~28日,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在广西桂林召开2018年全国烧碱行业技术年会。会议透露,我国氯碱离子膜研发再获重大突破。经过氯碱及相关企业使用,山东东岳集团研发的DF2807离子膜电耗等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离子膜水平。 据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应用技术总监王学军博士介绍,经过多年攻关,东岳离子膜型号从2010年的DF988、2012年的DF
《科学》:意大利科学家“看见”单原子催化石墨烯生长
石墨烯是一种非常薄的二维材料,仅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石墨烯因具有多种优秀的特性,如像塑料一样柔韧,稳定的晶格结构使其具有良好导电性,机械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100倍,所以在工业和技术领域具有多种用途,被认为是近乎完美的材料。然而,石墨烯很难生产,因此其价格昂贵。来自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和国家研究理事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金属镍表面上,移动的金属镍原子起
双盐聚合物电解质:使锂电池更加高效安全
锂电池中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图片来源:阿克伦大学 无论是嵌入式医疗设备、无人驾驶飞行器还是电动汽车及其他此类产品,电源都对它们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锂电池之类的供能装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又会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将因此瘫痪,医疗器械因无法使用而延误治病救人的时机。 高分子科学教授于朱博士和其他科学家所进行的研究,正
聚合物新设计,锂电池“工作马力”将更加强大
康奈尔大学的化学工程教授Lynden Archer认为,我们需要对电池技术进行一次“革命”现在他的实验室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出了第一枪。“在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达到了锂离子电池能容量的极限,” Archer说。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电子技术的主力军,已经达到了理论存储容量的90%以上。现在,较小的工程调整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电池,但这并不是长期的解决
清华发表综述文章系统分析各类剥离制备二维材料的方法
6月17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刘碧录团队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的《化学学会评论》(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上在线发表长篇综述文章《二维材料分散液的制备及应用》(Preparation of 2D Material Dispers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该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地分析比较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可控制纳米线生长的配体
对含硫分子的调整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控制金纳米线的生长,这种纳米线可用于各种应用,包括生物传感器和催化作用(金纳米线合成中硫醇化配体的作用)。如图所示,4-巯基苯甲酸可控制金纳米线林的生长。(© Wiley) 配体分子被用来防止纳米结构异常长大或形成不需要的形状。新加坡A星制造技术研究所的Suzhu Yu和他的同事们以前发现,与金结合的含有硫分
石墨烯膜组装后性能依旧高调,热导率远超石墨膜
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石墨烯组装膜,其导热率比石墨膜高出60%以上,尽管石墨是由多层石墨烯组成的。石墨烯薄膜作为一种高热导材料在新型应用上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比如用于形状因子驱动的电子器件和其他高功率驱动系统。迄今为止,石墨烯研究界的科学家认为石墨烯组装膜不可能比石墨膜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单层石墨烯的热导率介于3500和5000 W/MK之间。
基于HAPP的聚氨酯有更好的阻燃效果
最近,科学家报道基于羟基聚磷酸铵(HAPP)的聚氨酯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效果。 同时为了提高兼容性和基于聚磷酸铵(APP)的聚氨酯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一个有效简易的方法被开发,通过APP与3-氨基丙醇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羟基聚磷酸铵(HAPP),随后通过化学交联,作为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2K-PU)的复官能辅剂。 显著减少热量和烟雾 详细评估HAP
石墨烯可大幅提高病毒检测设备的灵敏度,或用于艾滋病诊断!
近日消息,美国研究人员成功使用石墨烯提高了诊断设备的灵敏度,特别是用于监测和治疗HIV的设备。该团队将利用DNA工程技巧与一种被称为发夹的DNA片段结合在一起,并与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相结合,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将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5万倍。 近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使用石墨烯提高了医学诊断设备的灵敏度,特别是那些用于监测和治疗HI
无铅钙钛矿材料将在光催化领域大展身手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且可以广泛使用的能源之一。但是,当没有太阳光时,人们需要把这些能量储存在电池中或者说通过光催化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其它能源,例如通过光催化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清洁且丰富,但是当太阳不发光的时候,需要将电能储存在电池内,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催化。在光催化水分解过程中,阳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然后在燃料电池中重新组合,释放能量。日前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钠和钾电池有望取代锂电池,使电池成本显著降低
几乎没有任何元素像锂元素一样更适合生产电池。锂离子电池不仅充电速度快,寿命长,功率大,而且重量更轻。因此,电动汽车制造商们正在研究如何能够大量开采锂元素及开采位置。研究人员们在德国萨克森州地下搜寻锂元素,但问题是锂元素是非常少。因此,研究人员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锂元素的替代性材料,这里将讨论两种特别有前景的材料。美国在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的Matthew
锂电池
2018.06.23
苏州纳米所在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纤维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智能纤维,通常指可感知环境变化或刺激(如光、电、温度、湿度、pH、机械等)并能够做出反应的纤维,是智能可穿戴织物中重要的基本组成单元。智能纤维可通过智能织物形式,整合到臂带、袖套、服装、头盔、腰带等部位之中,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制动器、能源器件、调温织物及加热器等功能器件的核心单元应用于柔性可穿戴智能系统中。然而,目前大多数织物纤维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
用石墨烯做“三明治”?科学家为突破储碳极限出奇招
为加强欧盟未来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欧盟在2013年开展了为期十年的“石墨烯旗舰计划”,这也是迄今为止欧盟最大的研发资助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该计划逐渐推进,各个研究方向也成果喜人。近期,参与这项计划的来自博洛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公开发声,称他们通过结构设计研发出一种新的气体分离膜,对气体的选择和渗透性已经突破了传统极限值,这项研究可能会在捕捉碳、储
莱斯大学最新技术制造出导电三维石墨烯,将为柔性电子器件带来新可能
莱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采用激光诱导石墨烯分层,并建立了一个原型,得到三维石墨烯塑造成的复杂形状。这种泡沫为储能和灵活柔软的电子传感器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来源:莱斯大学Tour Group莱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产生导电的三维材料,这种材料就是石墨烯泡沫。石墨烯泡沫粘糊糊的固体的外观感觉像一个孩子的玩具,但它为能量存储和灵活的电子传感器应用提
石墨烯
2018.06.19
仿鲨鱼皮肤设计:一种添有TiO2纳米颗粒的高抑菌性涂料
在电视特辑或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关注于鲨鱼对人类的攻击。但科学家们发现:鲨鱼能够形成一种新型表面来攻击细菌。这对于人类抵抗细菌攻击具有一定的帮助。据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报道: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涂有抗菌剂的涂层,并具有鲨鱼皮肤的菱形纹理。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可知:抗击细菌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战斗,每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