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分解塑料的酶
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与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分解塑料的酶,有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据悉,该报告被发表于美国同行评审期刊《国家科学院学报》中。据报道,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被倒入全球海洋,多数塑料产品就算做了回收,仍可留在环境中好几百年,人们担心这种由石油制成的产品会残留毒性,对人类健康与环境构成危害。一直以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好的分解方法
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修饰,加速对其缺陷的了解
石墨烯纳米带形成示意图 石墨烯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蜂巢晶格结构使其具有很多特性。但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晶格缺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Anastassia Sorkin和Haibin Su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的实验模拟结果,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晶格缺陷的形成方式,及其修饰机制。 Sorkin和Haibin重点计
石墨烯
2018.04.15
重大突破!科学家发现超导体和元素周期表之间的联系
图片来源: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研究所近日,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和斯科尔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锕氢化物的高温超导性,同时发现了基于元素周期表计算氢化物超导性的一般原理。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高温超导电性是温度高于-196℃(液氮温度)下某些材料出现
锂电池“翻身”!山东大学攻克金属锂负极应用最大难题
金属锂可完美替代石墨,做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从而使后者破解“续航里程差”的难题。近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金奎副教授课题组的这一最新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纳米能量》上。这一技术的面世,让被视为“不适合做电动车动力”的锂电池迎来翻身希望。纯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焦点话题,其核心部件之一锂电池更是屡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对锂电池性能和续航的“诟病”是最大
《自然》:大连理工新成果使镍锌电池循环寿命提高10倍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明强团队在绿色动力电池方面取得突破,使镍锌电池循环寿命提高了10倍。该成果发表于《自然》。镍锌电池作为一种动力电池,有着诸多优点,尤其安全环保的特点最适合驱动电动客车。但目前商业化的镍锌电池普遍存在循环寿命短的问题,循环寿命很少超过1000次,大大限制了其在电动车上的应用。李明强团队与该校副教授张晓亮合作,利用氧化锌对石墨烯的原位剪
安光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VOCs监测体系打破国外垄断
近日,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激光与红外光谱研究室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VOCs监测体系”,在2017年全国VOCs监测与治理创新成果评审中斩获“优秀创新技术”大奖。本届从申报的近百个项目中共评选出优秀创新技术7项。“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VOCs监测体系”,是针对化工园区点-线-面全方位监测需求所建立的一种园区污染气体全过程高效监测体系。该体
新途径!集成于硅芯片上的石墨烯黑体发光器
矩形石墨烯片连接至源极与漏极,调节输入信号从石墨烯获得调制黑体发射 图片:庆应义塾大学 通常,集成于硅芯片上的高速发光器可作为硅基光电子学的新型架构,但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光器很难在硅衬底上直接制造,该类发光器与硅基平台的集成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能在近红外(NIR)区域(含电信波长)工作,且高速、高度集成于硅片上的石墨烯黑体发光器开发得到契机。 石墨烯
Science:纳米粒子新成员——混合金属纳米粒子
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将8种金属结合在一个纳米粒子中的技术。在3月30日《Science》杂志的封面文章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其他三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的新技术使他们能够将多种金属结合在一起,其中还包括那些通常被认为无法结合的金属。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过程创造了新型稳定的纳米粒子,这种纳米粒子可以在化学和能源行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许多工业产品,如
三明治结构rGO-VS2/S复合材料构筑的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领域。随着便携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兴电子产品对高容量储能装置的迫切需求,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远不能满足我们对能量存储的需求。锂硫电池由于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以及硫的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应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储体系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如硫和固态放电产物的绝缘性,可溶性多硫化物
阳离子可有效地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
NNCT电极在第一次循环周期中的结构演变。(A)NNCT电极在2.0-4.0V电压范围内循环的原位XRD图谱;原始(底部)、完全充电(中间)和完全放电(顶部)时NNCT电极的SEM图片(B)和相应的线型图(C);(D)充放电过程中NNCT电极结构演变的示意图。 钠是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地球和海洋中分布广泛。因此,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
钙钛矿基太阳能光伏材料的新材料设计
光伏领域目前已商业化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所采用的吸光材料,如硅、砷化镓、碲化镉和铜铟镓硒等,都具有四面体构型的金刚石结构及其衍生结构(如闪锌矿和黄铜矿结构)。实验室内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的电池所采用的吸光层在三年前也完全来自于金刚石结构材料家族。钙钛矿光伏材料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垄断格局,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8%
韩国开发出新概念石墨烯合成技术
据韩国《亚洲经济》网站消息,韩国忠南大学研究组在加工石墨烯时,省略了必要的传递过程,利用钛在低温下开发出新型高品质的大面积石墨烯合成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领域的国际学术杂志《ASC Nano》上。 石墨烯的导电率和热传导性好,机械强度高,柔软性和透明性也很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显示器等领域。通过一般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合成石墨烯时,需要在
石墨烯
2018.04.08
合肥研究院纯单质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液相环境激光制备与加工实验室在纯单质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醇氧化电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纳米镍基催化剂因其高的催化活性和低成本而被研究者们广泛认识,并已成为重要的非铂基催化剂。通过降低镍基催化剂的尺寸来增加镍的利用率,是提高镍基催化剂效率的常用方法。然而,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总是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颗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储能性能
日本筑波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一个小组描述了迄今为止所报道的超晶格类MnO2/石墨烯2D纳米结构的合成。夹在石墨烯层之间的单层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显示出创纪录的储能效果。 夹在石墨烯层之间的单层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显示出创纪录的储能效果。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性能是实现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关键。例如,多层二维(2D)纳米片之间的超窄空间适合于高效的离子插层,即离子可逆插入
超级计算机推动了下一代电池发展的基础研究
石墨烯氧化物改性样品的锂沉积机制原理图(A-F),锂离子吸附在亲锂的GOn涂层上,并通过控制锂离子在金属表面的输送来得到更加均匀的锂沉积层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成长为一种能量来源,一个关键的问题却依然没有被解决:大规模,稳定,高效且经济实惠的电池依然没有出现。锂离子电池已经在消费电子产品上取得了成功,但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或智能电网都需要拥有更大能量的电池。处
新发现——我们可以“缝合”原子级的材料
通过将不同原子级薄的晶体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拼接在一起,来创建一种无缝原子结构的织物。这种无缝拼接生产出的原子织物具有可控的光学性和机械性能。(图片来源:芝加哥大学SaienXie) 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展示了一种技术,即在原子大小的级别来无缝地“缝合”两个晶格以生成原子级薄的织物。这种产生的单层材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衔接得最完美的,因为它们极
新的设计原则为锂离子电池提供更优质的电解质
研究人员表示,分析和设计新离子导体的新方法为可充电电池提供了关键部件。新方法的应用可能会加速高能锂电池以及其他能量存储和传输装置(如燃料电池)的发展。 该图揭示了意向电池电解质材料Li3PO4的晶格结构。 研究人员发现,声波能够穿过固体材料,通过声音振动可以揭示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如何通过晶格移动 ,以及它们如何在电池中实际的工作原理。在该图中,氧原子显
一步固态反应法制备N掺杂石墨烯包裹的Fe/Fe5C2纳米颗粒复合纳米片
氧还原(ORR)过程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技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然而由于ORR是一个动力学迟缓的4e过程,这导致了一般的催化剂在催化该反应的时候效率是比较低的,从而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目前商业化的Pt/C材料被认为是高效的ORR电催化剂,但由于Pt的价格昂贵和稀缺性同样也不能很好的将该催化剂推广使用,因此开发性能和Pt/C相媲美的非贵金属基复合材料仍
ORNL:适者生存概念下新型CVD法大规模制备石墨烯薄膜
采用新的CVD法,向薄膜边缘提供碳氢化合物分子,制备单层单晶石墨烯。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Andy Sproles。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各种制备方法层出不穷,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制备一英尺长的单层石墨烯薄膜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晶体中“适者生存”的竞争关系。这一新技术,由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研究团队开发,可以生长高质量的二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