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
原标题: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人居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本届以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10余部生态环保法规,内容涉及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法规体系,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了坚强法治支撑。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我省首次立法进行保障。1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
青岛能源所揭示陆源除草剂输入对藻菌驱动的近海碳汇潜力的负面影响


海洋巨大的碳汇能力在气候调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驱动海洋碳汇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浮游植物(微藻)介导的生物泵途径和微生物介导的微型生物碳泵途径。藻和菌在海洋中密不可分,是海洋碳汇的主要驱动力。陆源输入是导致近海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重要原因。当前全球市场上除草剂产品高达17000余种,同时除草剂消耗量与日俱增,并存在过量施用现象。大量除草剂通过河流、地下水、地表径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就《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答记者问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发布了《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2021年第44号公告,以下简称《清单》)。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清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清单》发布的背景是什么?答:2010年,国务院出台《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我国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
生态环境部选取唐山、太原等16个城市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
9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会上介绍,为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方案》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三个层面,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到2022年底,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监测支撑。区
碳监测
2021.09.28
实录|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出席发布会,介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生态环
化学吸收法CO₂捕集技术工业化推广
日前,中国寰球上海公司联合碳索(杭州)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工业化推广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签约会上,三方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下游综合利用项目在工艺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此项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90%、二氧化碳浓度大于99.99%、吸收剂再生热耗低于2.4GJ
二氧化碳捕集
2021.08.02
山东严格“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为坚决遏制我省“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助推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于7月19日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导各市通过强化环评、排污许可及监管执法,对“两高”项目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切实加强我省“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实施意见》从加强源头宏观管控、严格环境准入、推
污染物削减
2021.07.23
成都发布推进工业企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方案
为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7月6日,成都市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成都市推进工业企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区(市)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分类处置,应替尽替”的原则,通过“示范引领,执法倒逼”等方式,大力推进省级7
臭氧污染防治要强化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高温的夏季已然来临,也迎来了臭氧污染防控的重要时段。去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通过强力落实系列治理举措,曾在“十三五”期间逐年加重的臭氧污染开始呈现减轻趋势。据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因臭氧污染损失的优良天明显减少,臭氧污染程度大幅减轻。向臭氧污染要更多的优良天,力争在夏秋季不因臭氧污染出现重污染天气,是各地落实“十四五”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生态环境部门加大环评问题查处力度 严惩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
近期,生态环境部将2020年第二季度环评文件复核中发现的违法线索移交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西、新疆等7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目前,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已对相关违法线索进行核实,并对查证属实的8起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二条进行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8起典型案件分别为:一、浙江省杭
环境影响
2021.07.08
7月1日起重型柴油车执行国六排放标准
从7月1日开始,我国对重型柴油车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标准,这对柴油车环保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在即,使用车用尿素不可或缺,通过它可以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转换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从而有效降低尾气污染。江苏可兰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建:从过去的百分之七十几的转化效率,到国五(排放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几的转化效率,再到国
涉及5大行业、10个环节!山东计划8月底前完成VOCs 排放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明明是蓝天白云晴朗好天气,却暗藏着臭氧污染。尤其是高温天气,更是为臭氧生成创造了绝佳条件。6月21日,山东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其中济南将前一天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从济南天气来看,虽然15:30左右,济南蓝蓝的天空依然很美,但是臭氧浓度已经升高,空气质量却达到了轻度污染。臭氧,成为夏季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重点盯防的污染物。新黄河记者从6月21日下午山东省生
VOCs
2021.06.24
10亿吨!中石油宣布:国内最大页岩油整装油田诞生!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6月20日发布消息,经过多年的集中攻坚,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明页岩油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成为我国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的页岩油整装油田。2019年,中国石油在甘肃陇东地区发现了庆城页岩油大油田,近两年科研人员持续攻关,今年前5个月新增5.5亿吨探明地质储量,累计探明储量达10.52亿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经理 牛小兵:10亿吨庆城
页岩油
2021.06.23
生态环境部通报环评文件复核结果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2020年第三季度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生态环境部表示,经对地方各级审批部门审批的15461份环评文件进行智能校核和对132份环评文件进行重点复核发现,12份环评文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9份存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不全、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全、监测布点不符合相关规定等质量问题;3份存在未按规定附具环评文件编制单位
环评
2021.06.09
最高法发布2020年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因违法使用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污染环境引发的刑事案件、因倾倒生活垃圾、废酸油渣等固体废物引发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审理在巢湖非法捕捞水产品、在洞庭湖非法采砂等行为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保障长江十年禁渔禁令实施,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环保政策下,如何应对万吨级退役风机叶片
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风力发电叶片推窗及产业发展模式研讨会,相关行业协会针对退役叶片的回收和后处理问题。就如何推进叶片回收的产业化技术及高效综合利用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也是目前风电行业及材料行业首次专题就叶片回收及后处理综合利用进行公开正式讨论。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耗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能源领域
国家能源局:明确全国各省2021、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1〕704号),给出各省2021年、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
可再生能源
2021.06.01
VOCs步入精细化深度治理阶段
5月19~21日在西安召开的2021全国化工有机废气(VOCs)综合治理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VOCs治理已进入到精细化和深度治理阶段,需要采用多技术的组合工艺对废气进行综合治理,尤其要加强系统工艺设计,同时要推行“一厂一策”制度,并加强全过程控制。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李英冀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将实施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
VOCs
2021.05.28
预算额度5亿元 国家能源局:2021年户用光伏发电仍有补贴
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该负责人称,为促进户用光伏发电发展,今年户用光伏发电仍有补贴,财政补贴预算额度为5亿元。《通知》提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
光伏发电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