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对原产于中等国(地)橡胶助剂作出反倾销初裁
2005年4月8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省的橡胶助剂(英文名称为Certain Rubber Chemicals (MOR,PX13 and TDQ))作出反倾销初裁。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381210、381220、381230、293420和292520。 2004年8月17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省的橡胶助剂
2005.05.25
美对华三氯异氰尿酸反倾销案作出存在倾销的终裁决定
5月3日,美商务部(DOC)发布公告,宣布对华三氯异氰尿酸反倾销案作出的终裁结果:认定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将涉案产品在美市场进行低于公平价值的销售,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75.78%至285.63%,具体为: 2家强制应诉企业的单独税率为:Hebei Jiheng 75.78%,Nanning Chemical 285.63%;4家A卷企业(Changzhou
2005.05.24
我国将制订合成烷基苯磺酸钙清洁剂等石化标准
近日从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石化标委会)了解到,2005年已确定的要制定和修订的石油化工类标准计划项目为33项。在这些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中,中国石化承担20项,中国石油承担13项。 2005年石油化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通知,并汇总了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和标准划分技
2005.05.23
我国化学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出台
近日获悉,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的《化学品分类和标记安全规范》和《化学品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编写规定》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出台。为减轻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危害,有效实施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HS),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安全规范》和《化学品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编写规定》等38项强制
2005.05.20
今年33项石油化工国家及行业标准将制修订
近日从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石化标委会)了解到,今年已确定的要制定和修订的石油化工类标准计划项目为33项。在这些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中,中国石化承担20项,中国石油承担13项。2005年石油化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有关通知,并汇总了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和标准划分技术委员会上报
2005.05.20
美对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反倾销日落终裁
2005年5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损害终裁,认定一旦取消针对该产品的反倾销措施,有可能会继续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8416100。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这一决定以及美国商务部的裁决结果,针对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的反倾销税将继续征收。1983年3月18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进行反倾销
2005.05.20
澳大利亚修改海关法中的有关反倾销的法规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近日,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同意澳大利亚工业集团的建议,并修改海关法中有关反倾销的法规。根据修改后的海关法,澳大利亚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将考虑涉案产品的原产地政府对其价格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商对此表示欢迎。澳大利亚工业集团执行总裁里道特表示,这意味着目前的反倾销法律并不是对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非常有效的,此举将有助于打击中国产品的倾销行为,
2005.05.19
今年5种高毒农药削减目标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高毒农药的禁、限用。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2004~2007年,分3个阶段完成对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硫胺5种高毒农药的削减工作:2003年12月30日,撤销登记的第一批457个复配产品;2005年1月1日,撤销登记的非原药生产企业的第二批284个单制剂产品;将于2007年1月1日,撤销登记的原药生产企
2005.05.18
澳将葡萄内某除草剂残留限量纳入食品法案
2005年5月2日,澳大利亚修改澳新食品标准法案,将葡萄内除草剂———2,4-D的最高残留限量(MRL)纳入该法案,使其符合其它国家有关安全有效的使用法规。本拟订最高残留限量MRL涉及到2,4-D在大宗贸易生产的使用及间接影响WTO成员间派生食品贸易的农产品。生效日期为官方公报日为准,生效后对所有国家都有一定影响。
2005.05.17
我国将统一剧毒化学品准购证
今后,运输剧毒、爆炸等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后部将安装告示牌,告示牌上标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种类、罐体容积、最大载质量、施救方法、企业联系电话,且必须保证白底黑字、白天在20米处可以清晰辨认。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5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国将统一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和公路运输通行证的申领办法。5月10日
2005.05.13
商务部延长进口双酚A反倾销调查期限
商务部12日发布2005年第25号公告,将对原产于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双酚A的反倾销调查期限延长6个月,即调查截止日期为2005年11月12日。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4年5月1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双酚A(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被调查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2005.05.13
南非对我国对苯聚乙烯反倾销调查
南非国际贸易委员会于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对产源自我国的对苯聚乙烯(Polyethelene Terephthalate)进行反倾销调查。我有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商应于2005年5月19日前向该委员会提交包括调查问卷在内的有关应诉材料。同时受到调查的还有产(源)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韩、中国台北和泰国的同种产品。
2005.05.11
商务部对进口氯丁橡胶征反倾销税
2005年5月10日,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并认定其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决定自昨日起,对上述产品征收2%~151%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国内企业深受倾销之害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某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说,此次氯丁橡胶反倾销案是应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
2005.05.11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文调整黄磷出口关税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下文(税委会[2005]7 号),停止执行黄磷出口10%的暂定税率,恢复按20%计征出口关税,执行期为2005 年6 月1 日至2005 年12 月31 日。 特此通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磷及磷制品分会 二OO五年五月八日 磷及磷制品分会 二OO五年五月八日
2005.05.10
欧盟对于高锰酸钾和硝酸铵发布反倾销措施到期公告
2005年5月5日,欧盟发布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将于2006年2月16日到期;原产于乌克兰的硝酸铵将于2006年1月16日到期,而其价格承诺将于2005年5月21日到期。1986年3月1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高锰酸钾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1986年12月2日,欧盟对此案作出终裁,并接受中国石化集团的价格承诺;1993年9月11日,欧盟
2005.05.10
国家环保总局责令违法氧化铝项目停止建设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表示,为维护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严肃性,配合国家发改委制止氧化铝盲目发展无序建设清查活动,已责令河南义煤集团义翔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氧化铝等5家氧化铝和1家电解铝项目停止建设。这是自去年年底开展系列环评执法行动以来,环保总局又一次重拳出击,通过严格环评制度,对违法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查处。这6家违法建设项目是:河南义煤集团
2005.05.09
私营企业主买断污染企业的举动让政府脸红
为了不让常州市武进区寨桥镇坊前村村民继续遭受一家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困扰,近日,常州市武进区私营企业主周卫民出资170万元整体买断那家化工厂的厂房、设备,随即将其彻底关停。据了解,周卫民买断的那家化工厂是当地的老牌骨干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产生污染,村民们曾多次与厂方进行过交涉,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卫民从关心村民的健康出发,毅然自己出资买下
2005.05.09
国家禁止进口五氧化二钒大于10%的残渣等7种废物
近日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为规范进口废物的审批,国家环保总局明令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七种废物:熔渣、浮渣及其他废料;废汽车钢铁压件、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沉积铜(泥铜);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包括废游戏机);以回收铅为主的废电线等;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含五氧化二钒大于10%的矿灰及残渣。据国家环保总局废物进口登记管理中心胡华龙博士介绍,近年
2005.05.09
美商务部裁定中国和西班牙倾销三氯异氰尿酸
5月3日,商务部对自中国和西班牙进口的三氯异氰尿酸(chlorinated isocyanurates)作出最终裁决,裁定上述产品倾销美国市场,并将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确定为75.78%至285.63%,将西班牙产品的倾销幅度确定为24.83%。预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6月作出上述产品的进口是否损害了美国产业的最终裁决。美国2003年从中西两国进口的此类化学
2005.05.09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糠醛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05年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糠醛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糠醛征收352欧元/吨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9321200。此案的调查期为2002年10月1日~2003年9月30日。 在此案中,欧盟采用阿根廷作为替代国。欧盟向有关各方发放了调查问卷,但没有中国企业应诉。 2003年12月18日,应Furfura
200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