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大量进口中东塑料
未来几年中国聚乙烯树脂的需求将稳定增长,从而为中东地区提供出口市场。位于新加坡的一位行业顾问AaronYap指出,亚洲聚乙烯的出口或是亚洲以外地区的出口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消费量。中东已经取代韩国成为向中国出口聚乙烯最多的地区。由于中东地区国内市场和消费量较小,因此有必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出口聚乙烯。Yap先生表示,相信中东地区塑料出口将继续以成本为优势,而且未
2004.05.26
中国塑料添加剂市场将高速增长
据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塑料添加剂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这个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塑料添加剂的市场需求将以年均8%至10%的速度增长,但是塑料添加剂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增塑剂需求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这将影响中国整个塑料添加剂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中国塑料添加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建筑工业的急速发展
2004.05.26
高浓度磷肥国内产能增长阻击进口货
随着国内高浓度磷肥工业发展,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进口磷肥出现减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货价格上涨势头。2003年,我国准许国外磷酸二铵进入国内市场量为560万吨,实际只进口260万吨,少进口300万吨。当年进口磷酸二铵在国内市场的平均零售吨价为2600-2650元,比国产磷酸二铵高出约200元。以此差价计算,去年我国农民约节省支出6亿元。据了
2004.05.25
我国纺织业发展亟需纺织化学品新突破
5月12日,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纺织印染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说,目前我国印染工业在很大程度还只是停留在量的扩张和资源的消耗上,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要想提高纺织品的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必须加大力度进行产品开发,尤其要在新技术、新工艺上有较大的突破。他认为,纺织工业水平的提高,除纺织工业自身的装备和技术外,很大一方面必须依赖纺织化学
2004.05.25
聚碳酸酯将推动美国工程塑料消费增长
据总部位于Cleveland的Freedonia集团报告指出,美国工程塑料市场在聚碳酸酯(PC)的推动下呈总体放大趋势,聚碳酸酯需求年均增速为4.7%,到2008年时将达到57.6万吨。由于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耐用且可与其它聚合物混合使用,未来需求量将不断增长,预计工程塑料总需求平均增速为4%/年,到2008年时需求量将达到198万吨,主要满足电气、
2004.05.24
石化业利润继续看涨
柴油涨价了!柴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28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调整,发改委这则通知吸引市场对石化业的关注。“柴油涨价是整个石化业产品供需紧张的结果。”一位券商分析师评价道。据介绍,由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趋势,特别是汽车销售量的急剧扩大,导致对汽油和柴油产品的需求猛增。今年第一季度,石化企业的汽油和柴油生产量已经同比增长了18%,仅刚刚满足需要
2004.05.24
中东局势将使全球乙烯市场趋紧
加拿大诺瓦化学预测,由于中东地区局势混乱,西方主要石油和化学生产商拒绝投资,2005年全球乙烯、PE和苯乙烯单体(SM)产能将不再继续增加。乙烯、PE、SM产能增加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的中东地区,但由于局势混乱,该处的项目将被延迟。近日发生在沙特阿拉伯Yanbu地区1家乙烯/PE联合体的恐怖袭击事件将进一步阻碍投资,该联合体将无限搁置。诺瓦进一步指出主要石油公司
2004.05.21
亚洲需求强势增长将支撑世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
据日前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有关石化工业会议上Nexant公司高级副总裁Don F. Bari指出,亚洲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强劲增长将支持未来10年世界石化工业健康发展,亚洲将继续进口大量的各类石化产品。Bari同时指出,2010年前东亚国家(不包括日本)GDP年均增速将保持5%水平,而美国和欧洲同期GDP年均增速则低于3%。亚洲石化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中国,且主要来源
2004.05.21
国内塑料原料价格上涨推动技术进步
国内业内专家表示,尽管近年来塑料原材料价格上涨使整个塑料行业的经济效益受损,但是最终的影响将是促使塑料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据专家分析,原材料上涨的部分原因在于供求关系发生了矛盾,一方面是作为原材料的树脂供不应求;另一方面,PVC材料主要依靠电石法生产,而前几年电力紧张,进一步造成供应紧缺。但最根本原因在于体制问题,体现在塑料原料与加工企业分开。前者基本上是国
2004.05.20
沉淀二氧化硅和硅酸铝需求强劲
美国麻萨诸塞州阿默斯特(Amherst)的诺奇(Notch)咨询公司最新发布了“世界沉淀二氧化硅市场报告”。报告指出,随着高固含量涂料、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应用增加,对于涂料和油墨市场用沉淀二氧化硅和硅酸铝产品的需求将强劲增长。预计涂料、油墨用途的需求将每年增长5-6%。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将每年增长4%,到2010年将为150万吨。
2004.05.20
润滑油标准落后20年 洋油适用于中国车况吗
润英联全球工业联络部经理Crichton博士从事于润滑油、燃料油及其添加剂的研发工作。在题为《欧洲排放法规的发展和内燃机油升级换代的趋势》的报告中认为,由于中国排放法规紧跟世界潮流,从2003年,实行欧I、从2005年,实行欧II,中国的OEM也不得不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这就需要更高性能的润滑油,这一要求将使得润滑油的升级换代加快。
2004.05.19
我国规模化醋酸装置建设速度加快
我国规模化醋酸装置建设进入快车道。南京即将同时建设2套世界级大型醋酸装置,合计年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加上其他4个在建项目70万吨产能,我国醋酸年产能力将成倍增长。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国醋酸市场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由于有原料优势,南京已成为建设醋酸装置有魅力的选择地点。落户于南京化工园区的塞拉尼斯公司将独资建设1套年产60万吨醋酸装置,规模号称中国第一、世
2004.05.19
未来几年俄罗斯塑料机械市场容量将持续增大
由于食品工业、建筑材料和汽车等行业对于塑料制品的需求量剧增,加上设备更新换代的需要,俄罗斯塑料机械市场容量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大。据了解,价格较低的小型塑料机械在俄罗斯市场备受欢迎,这给中国该类设备的出口提供了良好机遇。机种方面,注射成型机、中空成型机、真空成型机、塑料挤出机及塑料回收机等的需求量较大。目前,俄罗斯塑料机械市场规模已达到2亿-3亿美元。其主要进
2004.05.18
资金困扰,涤纶纤维徘徊在亏本边缘
和上游聚酯原料一样,受到资金因素的影响,原本在节后被寄予厚望的低弹丝在节后出现小幅下挫行情,本周的累计跌幅达到或超过200元/吨,并且前期较为畅销的150D/48F、300D/96F以及部分细旦的轻网丝销量亦出现明显的下滑,不过萧绍地区的化纤企业反映除了在结算和收款方式上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麻烦外,总体的产销率还能保持在70-80%左右,FDY丝本周的市场表现
2004.05.18
我国化工产业产能不足 海外巨头巨资投华
记者从刚刚落幕的第6届国际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展览会上获悉:未来三年间,中国将陆续建成一批具有世界级生产规模和水平的化工装置和设施,从而进一步繁荣中国对化工原料和中间产品、塑料单体和聚合物以及工业气体的生产。一份相关资料显示:在2003年,我国乙烯需求量1500万吨,国内产量仅为611万吨;合成橡胶进口100.6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45.7%;合成树脂进口19
2004.05.17
亚洲1,4-丁二醇需求不断增长将带动全球消费走强
1,4-丁二醇(BDO)是近年来持续增长的有机化工原料,BDO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四氢呋喃(THF),其次是工程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γ-丁内酯(GBL)。THF的聚合物聚四氢呋喃又可用于生产热塑性聚氨酯以及聚氨酯纤维(氨纶)等。BDO的其他用途有:溶剂、涂层树脂和医药中间体。据美国SRI咨询公司报告,2003年全球丁二醇消费量已达99万吨,其中
2004.05.17
胶粘剂市场正在走向安全环保型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环保型胶粘剂生产技术及产品倍受重视,胶粘剂的安全性也不断提高,出现了令人可喜的现象,但是安全、环保型胶粘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去加强力度。胶粘剂是一种化工产品,主要是用于人造板的生产,建筑建材业、包装商标业、制鞋业、交通运输业和家电电子业。目前,众多胶粘剂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已严格执行GBl
2004.05.14
炭黑行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目前,我国1.5万~2.0万吨/年湿法造粒炭黑生产线产能已占总产能的70%,实际产量已超过总产量的60%,炭黑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这是记者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得到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炭黑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0年前,国内炭黑产品以干法造粒为主,大部分企业生产的橡胶用炭黑只有5~
2004.05.14
聚合物纳米复材产业化迫在眉睫
记者在4月25日于北京结束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技术日益成熟,正处在一个由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加快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有关标准建设,加强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协同与合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将是推进我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的当务之急,这一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国家“973”纳米材料项目首席科学家张
2004.05.13
我国环氧氯丙烷亟待扩产
据悉,国内环氧氯丙烷价格近期一路高走,主流价格从月初的11500元/吨快速上扬至13000元/吨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其原因除国际石油价格带动外,市场短缺是重要因素,尽快扩产以解供求矛盾已是刻不容缓。 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以及合成甘油、氯醇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而这些产品又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医药、电子电气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氧
200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