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突破!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海试成功 关键设备国产化
记者从中国工程院获悉,由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间性试验日前获得成功。此次,海上中试是5月中下旬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开展的。中国工程院专门组织院士专家组赴现场考察,见证了海试情况。专家组认为,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装备设计合理、运行稳定,验证了由中国科学家原创的海水无淡化原
202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5月22日—28日是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天(5月23日)表示,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今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人人参
垃圾分类
2023.05.24
中国发布新规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据中国商务部16日消息,中国将在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领域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根据中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的《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今后将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科学稳妥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塑料污染治理。官方明确,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国家能源局官员详解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4月12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中国能源行业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新突破,进入了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李创军是在当天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如是表述的。李创
2023年山东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4月12日-13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召开2023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2年全省环评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出席会议并讲话,青岛市政府党组成员宋明杰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指出,环评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安徽:氨能清洁燃烧发电取得突破 煤电机组将实现掺氨降碳
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大型煤电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试验在铜陵取得突破,燃煤机组通过掺氨燃烧实现降碳目标的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4月8日,在皖能电力所属的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300兆瓦燃煤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试验实现了最高掺氨35%的平稳运行,最大掺氨量大于每小时21吨,氨燃尽率达到99.99%,氨逃逸率低于每立方米2毫
生态环境部:针对移动污染源开展“五大行动”
2022年中国移动环境管理年报显示,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排放设施的可移动性,移动源污染监测成本高、监测困难,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相比于固定源的治理,移动源的治理相对比较滞后,主要是通过推进排放标准实施,来实现新增移动源污染物的减排。刘炳江介绍,近年
四大举措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打好蓝天保卫战
生态环境部在3月2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将通过四大举措,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今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
浙江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浙经信绿色〔2023〕57号),明确了浙江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
《天津市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天津市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津政办规〔2023〕1号,以下简称《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一、《办法》出台的背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要求各地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实践、力争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国成锰矿主要消费国 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大幅增长
《国际锰协EPD会议年度报告(2022年)》(以下称《报告》)9日在广西南宁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是主要的锰矿消费国,受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2022年中国硅锰合金、电解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新能源的大力发展,锰在新能源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当天,由国际锰协、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广西锰业协会、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国际锰电解产品市场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度土壤固废 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为扎实推进本市土壤地下水、固体废物和新化学物质重点工作,3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组织召开2023年度土壤、固废重点工作部署会议,罗海林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各区生态环境局、化工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市生态环境局执法处、监测处、市环境执法总队、市环科院、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固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同志等90余人参加
广西工信厅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一、“两高”项目管控不力问题问题二:广西节能降碳指标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碳排放强度要求下降17%,实际仅下降12%。自治区要求“十三五”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控制在47%以内,实际比重达52.4%。“十三五”期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持续增加,能源消费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83.2%上升至2020年的89.7%,煤
VOCs治理行业观察:多项新标准出台 协同治理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工业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稳步推进,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市场正在逐步成熟,难以找到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点。而VOCs治理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毫无疑问被寄托了带动大气污染治理市场增长的期望。北极星VOCs在线整理了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这4个月里与VOCs治理密切相关的政策与标准。国家层面,《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
VOCs
2023.03.02
生态环境部赴咸阳市、渭南市、韩城市督导检查涉气重点企业


2月21日—22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赴陕西省咸阳市、渭南市和韩城市等空气质量明显反弹城市监督帮扶,对涉气重点企业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现场检查企业治污设施、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以及生产环保管理台账,仔细查看企业合规达标排放情况。检查发现,咸阳市陕西合力保温材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采样管路断开,篡改参数干扰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渭南市陕西拓日新能源科技
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推进本市大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持续改善本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要点。一、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各区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7.7%,巩
上海市2023年大气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推进本市大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治理,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持续改善本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特制定本工作要点。一、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各区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87.7%,巩
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环大气〔2022〕68号),聚焦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减排,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环境空
生态环境部一周要闻(2.12—2.18)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月16日至17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
内蒙古出台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落实相关支持政策,保障合法权益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点领域。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等为重点,围绕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修复重点地区,河湖、湿地生
生态保护修复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