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中国能源战略开始转向
2006.01.11   点击191次

2005年12月30日,随着中国神华能源集团公司浙江宁海二号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正式投产,中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

“多元发展”提高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是我国“十一五”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首要选择。

2005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5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可再生能源问题成为最受人注目的焦点问题,没有权威领导的讲话,也没有高屋建瓴的发言,但一纸2005年能源新闻的排名,却暗自透露着2006年中国能源战略的新取向。

“全国人大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位列十大新闻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于11月召开”、“中国发电装机于12月底达到5亿千瓦”、“广东核电集团岭澳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溪洛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而有关石油的新闻虽然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十大新闻当中,排名却大为降低。“中石油成功收购加拿大PK公司,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中哈原油管道建成”等石油界轰动一时的新闻,在十大新闻中仅仅排在了第七位和第九位。这说明,石油,不再是我国能源战略惟一的主角。面对石油短缺的现状,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被提到了国家能源战略中更高的位置。

先看看这两条排名不高的石油新闻。众所周知,近年来油价飙升,我国石油企业从自身战略出发,开始由海外买油向采油转变,“中石油成功收购加拿大PK公司,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正是我国石油企业2005年海外并购案例的代表。

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的PK公司,在大幅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实力的同时,扩大了我国的能源合作范围;而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失利,则让国内大型企业初次领略大国博弈背景下的资本运作风险。虽然中石油收购PK公司后,中石油的海外探明净储量由0.885亿桶油猛增至8.66亿桶油,增幅达到879%;油气总储量亦增长4.31%,油气总产量增长5.41%。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更像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幼儿。去年喜忧参半的海外并购,告诉我们“走出去”的步伐尚嫌稚嫩。

一直以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焦点之一在能源,能源问题的焦点在石油,石油的焦点问题在依赖进口。由于自身的石油储量非常有限,中国从1993年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依存度迅速上升,到2003年已经达到了近50%。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报告预测,中国未来20年的石油需求缺口将达60亿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能源需求实际上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巨大的需求造就了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当国际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中国的应对措施显得相对滞后。

因而,能源战略的选择取向成为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能化被动为主动,是我国能源面临的新课题。面对石油的紧缺,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远比同其他国家争抢有限的资源要有意义得多。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欧美国家采取了两种能源战略对策,分别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法国的经验也许更值得中国借鉴:法国在危机后强调要保证自己的能源独立,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为此,法国研究并开发了各种石油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在节约方面,法国政府为了节约能源,制定了一系列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标准,法国工艺的能耗率大降,法国的居民及生产的能源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二三十年过后,法国及欧洲国家的平均能源消耗率仅为美国的60%-70%。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的专家管博士认为,中国的能源战略也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对内,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使用;对外,在不确定因素增多、复杂多变的市场面前,要防范风险、分散风险,尽可能降低能源供应紧张的可能性,加快能源的“多元发展”。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多元发展”提高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是我国“十一五”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多元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很显然,2005能源十大新闻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对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首要选择,而与能源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能源工作领导机构的设立成为实施新的能源战略的基础。这表明,中国已经明确开始了能源政策的转向,这对未来几十年内中国能源形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