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机构最新报告显示,供应中断,地缘政治问题,飓风活跃以及炼油厂对轻质低硫原油的强劲需求,一系列因素将WTI推涨到每桶64美元上方。美国汽油库存下降速度出乎意料,在汽油需求高峰尾期出现连串的炼油厂故障加重了价格敏感性。
在修正年度的历史数据后,该机构将2005年石油需求下调15万桶/天,并将2006 年石油需求预测下调12万桶/天。然而,2005和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大体分别保持在150万桶/天和178万桶/天,中国表观石油消费量减缓被美国需求量适度上升而抵消。由于北美和北海夏季非计划停工,国际能源机构将2005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日均供应量向下调整了20.5万桶,日均供应量为5080万桶。预计2006年非欧佩克产油国日均供应量5200万桶,比2005年日均增长125万桶。欧佩克产量增加使得7月份世界石油日均供应量提高25万桶,达到每天8470万桶。7月份欧佩克原油日均供应量2960万桶,比6月份日供应量增加28.5万桶,增量主要来自阿联酋、沙特、伊朗和伊拉克。2005年对欧佩克原油和库存变化的日均需求量仍然为2820万桶,但第四季度将达到2920万桶;2006年达到2830万桶,向上修正24万桶。
与5月份相比,6月份经合组织成员国商业石油库存总量变化不大,但第二季度总量上升到每天132万桶,日均库存量比5年平均值高42万桶。石油产品库存每天平均上升84万桶,带动了第二季度整体库存上升。6月经合组织石油库存可供应天数仍然为54 天,比去年同期高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