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第二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然而我国在石油进口上却面临“越买越贵”和“越贵越买”的困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近期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油价大幅下跌的1994、1998、2001年,我国原油进口比上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2000年油价大幅攀高,原油进口则比上年大增90%。从月度数据上看,全国的原油进口增速也基本上呈现与国际油价同幅变化的趋势。 目前,国内原油定价主要是发展改革委按照国际同品质原油前一阶段的离岸均价来对国内原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报告指出,正是这一滞后于国际市场的定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石油进口“买涨不买跌”的行为,因为在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的企业就会预计未来国内的油价将会上调,那么在国内的市场格局下,顺价销售是可行且有利可图的,于是不怕国际油价高涨,就怕国际油价涨得不够高而没有达到国内油价调整的标准,所以每一次国际油价的高涨,几乎都伴随着国内原油进口的大幅增加,也伴随着相关企业盈利的大幅增加。而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由于预计未来国内油价也可能下跌,那么如果现在购买,反而可能造成成本的上升,持币观望就是最好的策略。
对此,报告建议,及时公开国内有关石油市场的关键数据,包括生产数据、消费数据以及库存数据。不能再把库存状况当作机密,白白浪费了影响市场的手段和机会;鉴于国内石油期货报价系统影响国际市场尚需时日,当务之急是允许更多国内企业马上能够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事实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特批中远等少数国有企业可以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例如石油进口量排在国内前100家的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石油的定价机制。目前的这种定价机制的形成,是与国内当前的石油产业格局密不可分的,2006年底我国就要全面向外资开放成品油市场,石油产业格局以及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等一揽子改革措施的推行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