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反倾销后原材料丙烯酸酯市场形成垄断价格暴涨
2004.10.26   点击287次

高吸水性树脂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生活领域,是国内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材料产业。但因为反倾销后原材料丙烯酸酯市场形成垄断,价格暴涨,导致30多家高吸水性树脂企业停产、倒闭,与此同时,国外产品趁机大量涌入国内市场。

2000年,国内3家丙烯酸酯生产企业对国外丙烯酸酯的大量低价倾销行为提起了反倾销调查。2001年6月和2003年4月,国家先后公布了对原产于日本、美国、德国及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进口丙烯酸酯的反倾销案终裁决定。3家企业获得了反倾销的胜诉。

实行反倾销措施后,国内丙烯酸酯由原来的供过于求,一下变为奇货可居,价格出现了惊人的上涨。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3家国内丙烯酸酯企业生产能力有限,而丙烯酸酯的价格又具备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大大超出成本的反常提价行为,令丙烯酸酯下游的高吸水性树脂行业难以为继。全国最大的保水剂生产示范基地之一--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有限公司被迫停产已达半年。苦苦支撑的山东济南昊月树脂有限公司,曾占据国内高分子吸水树脂销售市场30%的份额,而今几度全面停产,损失惨重。

国内高分子吸水树脂面临断炊困境,日本、韩国企业纷纷乘虚而入,今年的进口量上涨了5倍。像天津“小护士”、重庆“丝爽”、四川“吉庆”,自去年底以来,已纷纷采用进口产品。“洋货”开始采用平价供应策略“悄悄地进村”,结果发现完全没有抵抗,国内的竞争对手都无影无踪了。于是,进口价格开始攀升。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反倾销法》中明文规定:“反倾销的实施,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法规却没有对“公共利益”给予明确界定。丙烯酸酯反倾销一案维护了国内3家企业的利益,但化工类产品是个链条产业,与覆盖众多行业及企业的下游相比,谁的利益更大、更应被顾及,是显而易见的。下游产业纷纷停产的结果令人深思。表面上我们夺回了丙烯酸酯市场,却又拱手让给了高分子树脂市场。

我国上游原料产业集中了许多国有重点企业集团,下游产业多是竞争性行业,且呈散兵游勇状,更缺乏坚强的“上层支持”。虽然人为因素在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均难摆脱,但发达国家都尽可能地将人治行为限制在法治的框架下,以符合“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这正是我国目前反倾销调查所欠缺的。不管是反倾销还是反垄断,我国亟待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最终维护公平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