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中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油价上涨
2004.08.25   点击331次

为规避油价上涨给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中国正在加快“煤变油”的产业开发进程并努力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争取对石油定价的参与权和调控能力。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显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与“煤变油”技术领先的南非萨索尔公司于今年9月开始就陕西和宁夏建立煤变油装置进行可行性研究,预计项目总投资60亿美元,设计规模为年产600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对“煤变油”技术的自主研发也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和云南等地紧张有序地进行。据悉,自2001年开始承担这一技术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已与七家单位组成联盟,在进行“煤变油”试验中实行数据共享。今年7月,日处理6吨煤炭的“煤变油”开发装置已在上海吴泾工业园区投料试车。此外,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也计划投资600亿元在内蒙古建立煤炭液化厂,2008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可生产合成油产品500万吨。

“煤变油”科学上称为煤炭的液化,是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目前,中国的煤炭储量超过1万亿吨,占各类能源总量的70%以上。中国“煤变油”技术每桶汽柴油产品的成本保持在20美元左右,低于国际石油组织欧佩克规定的每桶22到28美元的价格带。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说:“此举将减少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争取主动。”

据统计,中国去年的石油消耗量达2.5亿吨,其中进口石油9112万吨,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5%。8月13日,9月份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46美元,为中国的能源消耗构成了巨大压力。初步测算显示:世界石油每桶变动1美元将影响中国进口用汇16亿人民币,直接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波动0.013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表示,中国的石油战略除了采取寻找和开发替代能源的长期策略外,还应加强对油价波动的应对能力,其核心就是“如何安全、便宜地将石油买回来”。

考虑到中国将在2006年底向外资全面开放国内成品油市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筹建自己的石油商品交易所,并考虑给于涉油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率先获得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石油期货交易资格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均表示在这一轮油价波动中损失不大。他们一致认为:企业参与期货交易有利于控制自身用油成本和降低油价上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