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国际油价上涨的市场及非市场因素
2004.07.29   点击373次

自2003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呈波动上扬态势。进入2004年5月之后,油价继续上涨,并屡创新高。5月24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IT)期货价格冲高至41.72美元/桶,6月1日更飙升至42.78美元/桶,创1983年该交易所开始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与此同时,伦敦布伦特油价也逼近40美元/桶。

油价如此高涨,其诱因何在?一般而言,石油安全理论的核心问题,国际油价的涨跌或频繁波动,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非经济或非市场因素。就市场供求关系而言,200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超出了预期。2003年年末国际能源机构报告称,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其他国家经济也在逐渐复苏,当年石油需求增长了1.9%。从石油供应量看,2003年11月世界石油日供应总量达到8170万桶,比前一个月增长0.8%。12月日需求量有增无减,以欧佩克成员国为主的产油国12月日产量达2795万桶,是200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远超出了2003年11月2450万桶的欧佩克日产限额。2004年1月,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4年石油消费仍将有所增加,需求量将增长1.5%。同时该机构提醒,由于原油库存减少,以及当月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石油市场存在着风险。

2004年年初,油价继续上涨,美国等西方大国要求欧佩克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然而,欧佩克却反其道而行之。2月10日欧佩克决定自4月1日起减产4%,日产量由2450万桶降至2350万桶。3月31日欧佩克再次决定,将如期减产100万桶。印尼能源部长、第130次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主席尤斯吉安托罗在会见记者时称,“不能把油价大幅上扬的责任都推到欧佩克身上”。“我们的愿望是油价保持在每桶22-28美元的区间之内”。他认为,世界石油价格被抬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石油价格暴涨,而不是原油供给短缺,高油价没有反映出供求关系。5月初,欧佩克7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突破35美元。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中质原油价格逼近40美元。

油价的上涨与需求的增长存在密切关系。2004年需求增长势头进一步延续。国际能源机构5月份月度报告预测,2004年需求增长量将为每天近200万桶。但是该报告也指出,欧佩克从2002年至2004年4月石油日产量增加了330万桶,同时非欧佩克在此期间日产量也增加230万桶。由此可见,需求增长了,但生产量增长更快,仅欧佩克的日产增加量就足以抵消需求量。因此,国际能源机构指出,供求数据加股市变动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石油日供给量比需求量多出120万桶,世界石油市场并不存在供求短缺的现象。

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内外业界人士的研究也表明,如果国际石油供应正常运行,至少在今后20年内,全球石油供应有充足的保障。国际能源机构在数年前的研究报告《2000年世界能源展望》中就认为,在今后20年内,总体上看世界的石油资源基础不是一项限制性因素,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将继续增长,未来的石油供应足以满足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目前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的供求关系是基本平衡的,因市场供求因素而导致全球性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由此可见,近期油价的上涨其原因是在市场之外。石油安全理论认为,“虽然石油市场正常运行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石油市场供应中断,往往是政治因素所致”。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石油安全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纵观70年代初以来历次重大石油危机,均不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问题,而是政治动荡的副产品。而此次油价暴涨的政治因素也不能排除。

就政治因素而言,2003年世界石油安全的核心地区中东,矛盾在进一步加深、冲突在进一步加剧,因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它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存在着重大影响。首先,伊战爆发后,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一度明显波动的油价,随着主要战事的结束,逐渐趋于平稳,并保持在30美元以下,直至2003年年底。然而,主要战事结束之后,伊拉克局势却日益恶化,国际石油市场中的悲观情绪逐步漫延,且对油价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2004年上半年,伊拉克局势更有失控的迹象,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恢复也远不如预期的乐观。伊拉克作为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的石油资源富集国家,其国内局势短期内难以稳定,因而人们对石油市场的中长期前景的忧虑逐步加深。

其次,“9·11”事件以及反恐战争后,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渐行渐远。伊拉克战争虽然得到一些受萨达姆威胁的国家的支持,但它的合法性以及美国改造伊拉克进而改造中东的民主计划却受到广泛的质疑,特别是美国与沙特阿拉伯这一石油储量、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曾被视为美国盟友的沙特在石油价格政策上,同欧佩克共同行动,不再只听命于美国,在对伊动武问题上持反对立场,因而引起布什政府不快。事实上,自“9·11”事件后两国关系已大不如前。

美国国会关于“9·11”事件的调查报告中,多处涉及沙特政府及高官,沙特政府对此做出愤怒反应。伊战后,布什政府抛弃以往以谋求稳定为目标的海湾与中东政策,改行以推进“民主化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海湾与中东政策,在沙特王室对此深感不安的同时,也使美沙关系蒙上了意识形态的阴霾。美国作为石油消费及进口最多的国家,它与沙特关系的些许变动都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影响。

第三,中东局势并未因本地区不安定因素萨达姆政权倒台而趋于稳定,而是更加动荡。巴以冲突远没有缓解的迹象,2003年年中出台的“和平路线图”已陷于有图无路的境地。本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日趋猖獗,当大量恐怖分子趁伊拉克局势混乱之机进入伊境内,将矛头直指美英联军、外国人士、伊临管会高官,甚至无辜民众时,疑似“基地”分子在沙特等国也多次制造恐怖事端。2004年5月29日,伊斯兰激进分子在沙特石油重镇胡拜尔发动袭击,造成22人死亡的惨剧,由此,世人加深了对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陷入政治动荡的恐惧。5月30日至6月1日,纽约及伦敦原油交易高价收盘均与此次事件的刺激有关。

第四,伊拉克战争一个十分明显的意图是,以暴力和强制手段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重新定位。铲除萨达姆政权后,美国政府欲将伊拉克改造成中东“民主的样板”,进而将整个中东地区纳入“民主改造”的计划之中。与此同时,布什政府抛出“大中东计划”,意在确立由美国掌控下的新中东地缘政治体系。对此,中东国家表现出忧虑与反感。

被美国定性为恐怖主义国家的叙利亚及邪恶轴心国的伊朗忧虑重重,海湾君主国更是对所谓的民主改造深感不安,甚至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盟邦埃及和沙特都因对“大中东计划”的反感,而拒绝了美国以8大国首脑的名誉发出的参加8国峰会讨论“大中东计划”的邀请。今后中东国际关系演变的前景将更加难测,地缘政治形势进一步走向动荡的可能性难以排除。

上述世界石油能源供应中心中东地区动荡的形势构成了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场外因素,即政治因素,并推高了石油价格,进而使油价逐步脱离了实际的世界石油产量,悖离了市场规律,在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扬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石油安全风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