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我国天然气产业民营企业进入正当时
2004.06.29   点击281次

目前,我国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处于初级阶段,年产量为300多亿立方米,占能源消耗的3%,与世界平均水平(24%)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还不到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8.8%)。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的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天然气成为国策

在未来20年中,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速度最快,随着"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石油工业"十五"规划进行了具体的阐述--2005年,天然气需求量达到600~700亿立方米;201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占整个能源构成的10%。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6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和渤海湾、松辽、准噶尔3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的格局。另外,我国周边国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这些国家每年尚有400~600亿立方米产能的天然气需寻找新市场。我国已与上述各国进行了多年的有关向我国输送天然气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根据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我国已处于天然气管道建设高潮期。就国家天然气发展总体规划看,在现有的60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到2005年将发展到140个城市,2010年发展到270个城市,21世纪中期,全国65%的城市都将通上天然气。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城市燃气方面也非常积极。

由此可见,无论是下游的市场空间还是上游的资源储备,天然气都具备大发展的条件。

民营企业看好"黄金一公里"

上游供给能力的不断扩大、终端城市的大力支持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进程的加快,使一些民企纷纷进入天然气产业。其实,早在西气东输等天然气项目开工之前,一些民企就已经参与到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当中,加入城市管网建设系统,即天然气到达用户的最后"黄金一公里"管道。1998年,政府开始鼓励民企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目前,我国天然气的消费价格约为1.60元/立方米,而北京等地则为1.90元/立方米,而且,这个价格还有上涨空间。摩根大通证券(亚太)公司通过对我国城市燃气市场分析认为,我国的生活用燃气价格是全球最低之一,比全球平均价格低20%。除了价格的上涨空间,参与"黄金一公里"建设和终端销售的民企还可以通过接驳费和开口费的收取,较快收回固定资产投资。而且管道建成后,可以平稳使用30年左右,如果用户持续增长,成本还可以继续摊薄。

投资城市燃气的关键因素

天然气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既有其欣欣向荣的一面,也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第一,天然气消费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工业部门,它们在天然气消费中所占比例在87%以上,其中化肥生产就占38.3%。但工业部门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价格承受能力最强的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1%,且目前全国有配气管网的城市很少。

第二,天然气输气管网分散,缺乏统一规划。目前除西气东输外,我国尚未形成跨区域的天然气管网。

第三,缺乏灵活的定价机制。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市场发展还不够规范,定价机制不能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供求矛盾较大。同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

第四,资金瓶颈。建设城市配气管网、新建用气项目、改扩建用气设施等用气工程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天然气市场的开拓难度。

尽管我国天然气市场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因素,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目前却是最佳进入时机--由于国际投资认为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法律构架还不够完善和透明、政府监管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不敢急于进入。国外燃气能源公司把中国的事情搞明白了至少还要两三年,将来他们进入中国,就需要找中国本土的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