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中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展望
2004.06.18   点击264次

石油是保障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矿产资源法” 中被列为特定矿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原油产量从建国初期的年产12万吨增长到2003年的1.7亿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油气产量增长 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作为一名油气矿产资源的探矿者,面对新形势的严峻挑战 ,深感我们肩上这一历史责任的重大。如何评价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前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保障长期稳定的油气供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2020年以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的状况

1.油气资源自然状况

(1)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在1993年全国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础上,2000年以来,三大油公司先后对各自探区部分盆地 重新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根据阶段成果的汇总,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 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 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 。按照 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 较丰富”的国家。

(2)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

根据石油可采资源量的分析,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 尔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采资源114.4亿吨,占陆上总资源量的87.3%。海上石油资 源 分布在渤海为9.2亿吨,占海域的48.7%。而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的 鄂 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莺歌海六大盆地,共有天然气可采资源为8.8万立方米,占 中国天然气总资源的62.8%,为今后发现大中型油气指出了勘查的主攻方向。

2.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现状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开展了油气资源勘查工作,共 放 置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区块1000余个,勘查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采矿权660多个区块,开采 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在23个含油气盆地中累计发现了580多个油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 吨,180多个气田,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5万亿方,建成了大庆、胜利等25个油气生产基 地 。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7亿吨,已连续10年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年产量341亿立方米 ,列世界第十八位。

总的看来,我国油气勘查开发程度也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陆上高于海上 ;勘探难度增大,发现大油气田的几率减小;勘查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越来越复杂,已开发 的主力油气田都已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稳产难度大。

3.后备石油可采储量不足,供给矛盾突出

(1)风险勘查投入不足,前期地质工作薄弱

基础性、公益性的油气矿产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作为一种 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事业,主要应由政府出资,其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多年来, 国家对这项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机制,发现性调查评价工作力度不够,基础地质理论研 究长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石油公司在改制上市后,注重经营性的勘探开发,对风险性较大 的前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做得不够,缺少可进一步选择的战略有利区块,难以实现油气矿产 资源的重大发现和突破、较大幅度增加整装的优质可采储量,因而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增速 仅1.7%。

(2)可采储量不足,供给矛盾突出

由于西部和海域的油气勘查尚未取得战略性的突破,成为战略接替区,石油可采储量,特别 是可供开采的优质储量不足,已有多年出现新增可采石油储量和产出量入不敷出的局面,储 采比已从1991年的15.3下降到2002年的14.2。因此,后备可采石油储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进 一 步增加原油产量和满足供给需求的主要矛盾。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大,1993年再度成为原 油净进口国,2002年已达7184万吨,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29.8%,2003年已近1亿吨,据统 计 近10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而同期的国内石油生产 年增长率仅为1.7%。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石油需求按3%的速度增长,石油需 求 总量同国内石油生产总量的差距越来越大。对进口的依从度越来越高,供给矛盾更加突出。

二、中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展望

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现状表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美好前景同在的形势,总体看来,我 国石油资源潜力较大,勘探领域还十分广阔,大型天然气田将不断发现,通过广大油气探矿 者的努力,一定会迎来油气勘探的大发展。

1.我国石油资源有较大潜力,预测储量稳定增长期可达20年

(1)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勘查难度增大

根据三大石油公司按照各油田当前采收率状况及油藏特点,为盆地分别测算出每个盆地的最 终石油可采资源量汇总预测的结果,全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左右。截止到2003年底 扣除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尚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85亿吨左右,占总资 源量的57%,因此待发现和探明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为我们今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是也要看到,待探明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和海域,油藏类型更加复 杂,总体表现为地面条件和地下条件都相对复杂,油层埋深增加,储层物性以低渗透率占多 数。这种“低、深、难”的变化使得发现大中型油田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 大。

(2)石油处于中等勘探阶段,储量处在高基值稳定增长期

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可采石油资源的探明程度为43 %,按 照国际通用划分标准:探明程度<30%为勘探早期阶段,30%~60%为勘探中期阶段,>60%为 勘 探晚期阶段,因此,总体上看我国石油勘探仍处于中等勘探阶段,还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八五”和“九五”以来,由于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油气并举的油 气资源勘查战略布局,并伴随地质认识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呈现了 高基值的增长态势,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达1.5亿吨左右。

(3)立足富油大盆地,积极探索,实现储量稳定增长期达到20年左右是可能的

近10年来石油勘探成果表明,大中型油田及储量稳定增长主要集中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 斯、准噶尔、塔里木、渤海海域等富油大盆地。这些盆地除松辽和渤海湾两个盆地勘探程度 相对较高外(但待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潜力仍较大,约27.3亿吨),其他均较低。同时有 利 于发现大中型油田的领域广,因此继续立足这些富油大盆地,按照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1 .5亿吨左右,实现储量稳定增长期达到20年左右是有可能的。

2.我国天然气正处在早期勘探阶段,大型气田将不断发现,在相当长的一般时期 内天然气探明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

(1)我国天然气勘探程度低,潜力大

截止到2003年我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2.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8% ,正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待探明的可采天然气资源达11.5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大。

(2)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海域的富气盆地

根据三大公司的资源评价研究成果,中西部和海域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及莺歌 等六大富气盆地,天然气可采资源达8.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2.8%,近10年来大型 气 田的发现和储量大幅度增长都集中在上述盆地中,这些盆地有利于发现大气田的领域广、勘 探程度低,除鄂尔多斯为35.2%外,其他均在23%以下,为今后继续发现大气田,快速增加 储量创造了条件。

(3)天然气勘探正处在大气田发现期,预计今后15~20年内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160 0亿立方米以上。 根据国外多数国家天然气勘探发展的规律,当可采资源探明率在10%~45%的时候,天然气储 量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我国从1990年开始进入储量快速增长期,“八五”期间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近7000亿立方米 ,“九五”增加1.15万亿立方米,“十五”前三年新增1.3万亿立方米。根据这一发展趋 势 ,只要我们坚持加大勘探力度,不断探索,预测今后15~20年内年均天然气新增探明可采储 量1600亿立方米以上是有可能的。

3.未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领域广阔,发展空间较大

“九五”以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油气储量大幅度增长都与下列五大 勘探领域密切相关,而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华北地区前第三系的海相残留盆地则是具有较好 勘探前景的潜在领域,它们为未来国内油气勘探、储量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西部前陆盆地及其逆冲推覆带

国内外勘探实践证明,前陆盆地及逆冲推覆带多叠置于被动大陆边缘之上或紧邻前陆盆地的 生烃坳陷,在油气的运聚格局上处于有利的指向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上该构造带局 部构造发育,与断层有关的各种褶皱为油气的聚集提供有利的空间。因此,该领域油气资源 丰富、成藏条件优越,已找到的油气田规模大、单井产量高,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国内 近期在西部前陆推覆构造带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连续取得突破,如酒泉盆地祁连山山前逆冲推 覆构造带发现的青西油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克拉玛依、红 嘴山、百口泉和小拐等油田、准南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呼图壁、霍尔果斯油气田和塔里木 库车盆地北部克拉2大气田等。显示出西北地区众多盆地的前陆及推覆构造带是未来发现大 中型油气田的重要领域之一。

(2)叠合盆地大型古隆起及古斜坡带

克拉通盆地内隆坳格局控制了沉积相的展布,从而控制生储盖岩系的空间组合关系;古隆起 沉积物的成岩演化滞后于有巨厚沉积的坳陷区,有利于发育和保存多种类型的储层,特别是 碳酸盐岩古隆起对于形成岩溶性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古隆起和古斜坡控制了克拉通盆地内油 气的成藏和富集,是复合叠加盆地内多次成藏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具有丰富的油 气资源。

我国中西部地区有10多个大型隆起,勘探已经证实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塔北隆起,四川 地泸州、开江古隆起、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及其斜坡带 是油气富集区,是我国未来油气勘探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现实领域。

如塔北阿克库勒凸起发现的塔河—轮南大油田已获石油三级储量6亿吨以上。准噶尔盆地 陆梁隆起上的陆梁油田获石油探明储量1.2亿吨,鄂尔多斯中央隆起上发现的长庆气田获天 然气探明储量3000多亿方,此外,在塔中、巴楚麦盖提地区以及孔雀河地区,也获得有意义 的勘探突破。

(3)大型富油气盆地大面积地层岩性圈闭分布区

我国的陆相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陆相盆地河、湖以及沼泽陆相沉积体系的演化 ,造成生油岩和砂体的交错接触,形成广泛分布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因此在我国寻找地层岩 性油气藏更具优势,在鄂尔多斯、塔里木、松辽等大盆地内大面积分布的地层油气藏普遍存 在。 据统计,全国在地层岩性油气藏领域待发现的油气可采资源石油约为7亿~8亿吨,天然气约 为 0.5亿~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陆上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的16%和13%。其中油主要分布于 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然气集中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近年来 鄂尔多斯盆地围绕三角洲前缘砂体勘探,发现了安塞、靖边、西峰寺等大油田,中生界储量 已达13亿吨,原油年产量已突破千万吨大关;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也发现苏里格庙 、塔巴庙、榆林等多个大型岩性气田,累计探明储量已近万亿立方米;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大 情字井地区发现了储量亿吨级的大型油田。

(4)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富油气凹陷

东部探区是我国目前石油主要储量、产量分布区,尽管东部探区目前勘探程度较高,但油气 资源丰度高、剩余资源量大。东部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陆相断陷沉积盆地,砂体类型多, 分布广泛而复杂,断块成群,油气成藏条件具有复杂多样性特点,构成了油气富集高产的复 式油气区,也决定了储量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表明,东部探区油气储 量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于各富油凹陷古近系的各种砂岩岩性圈闭、潜山、火成岩等隐蔽油气藏 ,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在东营、沾化和车镇等富油凹陷中发现了两个亿吨级、5个5000 万吨级和一批1000万~3000万吨级的储量目标勘探区,而剩余油气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 、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富油凹陷的隐蔽油气藏中,且集中于渤海湾盆地。 分析渤海湾盆地目前石油的探明程度和储量增长趋势,仍处在储量发现高峰阶段的晚期,还 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国内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

(5)渤海海域

渤海海域勘探面积约5.5万平方千米,“九五”以来负责海域勘探的专家们解放思想、科学 决策、采用高新的技术,在渤海新近系找到了约20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使新增探明的石油 储量相当于前30年总和的2.8倍,渤中凹陷周围成为我国近年石油储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发 现了秦皇岛32—6、蓬莱19—3、和曹妃甸11—1等5个超亿吨级的大油田,其中蓬莱19—3储 量规模高达6.5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在新近系发现的最大的油田,显示了渤海海域巨大的勘 探开发潜力,将成为我国东部未来石油产量接替的主要勘探方向。海洋石油公司研究的成果 表明被生烃凹陷包围的凸起及其倾没带是发现新近系大型油田最现实的领域,根据有关专家 预测,渤海海域还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此外,古近系其他类型油气藏也有较大潜力 。

未来油气勘查值得重视的领域:

(1)华北地区前第三系的海相残留盆地

华北地区是中国古生界三大海相沉积分布区之一,除作为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的鄂尔多斯盆 地外,华北东部地区在后期断陷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海相残留盆地,如渤海湾盆地、南华北 诸盆地等,在这些盆地中,已经在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等众多前 第三系层系发现了工业性油气藏,潜山是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但随着“二次成烃”、“煤成 烃”理论的逐步成熟和勘探实践,古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已相继被发现。如黄骅坳陷的孔古 3井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下古生界中上奥陶统灰岩,东濮凹陷文古2井二叠系气藏、济阳坳陷 孤北古1井二叠系气藏的气源均为上古生界的煤成气。

相关研究表明,华北东部地区(包括渤海湾盆地、南华北、沁水三大区)古生界石油资源量 21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1.9亿立方米左右,由此可见,华北地区前第三系的海相残留盆 地将 是一个具有后备勘探战略接替潜力的领域。渤海湾盆地、南华北诸盆地都将具有十分现实的 勘探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南方海相碳酸盐岩领域

从全球油气的分布来看,海相地层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全球各大石油公司主要的勘探 开采对象之一。而从我国的海相油气勘探形势来看,已处于比较活跃的时期。如四川、鄂尔 多斯和塔里木盆地都获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大油气田。但在我国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南,广 大的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广大石油探矿者已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尚未 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九五”以来,以中石化为主的探矿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新的 思路,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在松潘地区、中下扬子等地区开展了工作,提出了“深源浅找 ,古源新找,多源兼找,立体勘探”的思路。认为这里勘探面积大,沉积盆地多旋回演化, 已见到丰富的油气显示,与多种类型的储层与油气藏。初步评价中下扬子地区的天然气资源 约4万多亿立方米,预示着南方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值得认真研究,进行战略准备的地 区。 根据上述分析并综合多种预测方法结果,预计在2020年前,国内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 可保持在8亿吨左右,可采储量1.5亿吨左右;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1600亿立方米左右。从 近年来国内每年实际新增油气储量情况来看,这些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由此可见,国内油气勘探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为保障国内生产供应和国家石油战略安全, 加强国内油气勘探也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

三、加强油气勘查工作的有关对策

我国的油气资源问题已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了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实现我国 油气工业的可持续供给,减少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油气战略发展目标,我们认为需 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前期油气勘查工作,为战略选区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国性的油气资源普查、全国性的油气资源评价、油气石油地质基础理论研究等都是油气前 期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探索性强,周期性长,风险大的特点,应作为一种相对 独立的国家公共事业,这对实现油气资源重大发现和突破、进行战略选区将起到关键作用。 建议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有效的机制,责成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实施。

2.实施深化东部,加快西部和海域,积极开拓新区的油气勘探战略

有关深化东部、加快西部和海域勘探已有不少的油气探矿者给予了论述,提出了可行的勘探 战略。与此同时,我们认为积极开拓新区是我国油气勘查的重要战略选择,要在以往地质调 查程度低的陆上和海域开展油气普查工作,如松潘-阿坝地区、西藏羌塘盆地、南方海相地 层分布区、中国东南沿海周边大型盆地、南海深海地区的盆地等。这些地区石油地质工作程 度低,具有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前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接替区和后备 阵地。

3.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与突破提供科 技支撑

勘探实践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油气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强大动力。随着勘探对象的日趋 复杂和勘探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原有理论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 理论体系和配套技术来指导勘探实践。近期要着重形成和发展以下四个方面油气勘探理论体 系和配套技术系列。

(1)加强富油盆地隐蔽油气藏富集规律与成藏机理研究,建立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和 配套技术系列;

(2)加强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多期演化、多期成藏的系统综合研究,建立西部叠合盆地 油气勘探理论体系和配套技术系列;

(3)加强南方海相盆地油气成藏形成条件、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建立南方海相油气 藏勘探理论体系和配套技术系列;

(4)加强天然气成藏条件、富集规律、勘探技术与勘探方法研究,建立天然气勘探理论体 系和配套技术系列。

(作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干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油田部勘探处处长 焦大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苏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