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专家指出:中国原油资源配置不均衡
2004.05.11   点击288次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已达38.5%,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21世纪的前几十年,世界石油资源仍然较为丰富,但对有限的石油资源如何开发和有效配置,已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课题。

中国是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2001年的石油消费量已达2.2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6.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3位。

自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2002年进口量为6941万吨,净进口量为6220万吨;同年原油产量为1.6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6%,位居世界第7位,但国产原油满足率已由1996年的96%急剧下降到73%。

中国是世界炼油大国,2001年一次原油加工能力2737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6.7%,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同年原油加工量为21051万吨,开工负荷为76.9%。

而我国原油绝大部分用于石油炼制,生产成品油和化工轻油。同时,2001年我国化工轻油(包括乙烯原料、化肥和化纤用石脑油、烷基苯料)产量为1859万吨,净出口量为79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780万吨。与1990年相比,其产量、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2%、8.4%。

目前中国石油资源总体探明率较低,仅为20.8%,其中,西部地区、海域和南方地区的石油勘探程度仅为3%左右,尚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

但我国东部地区的石油勘探程度已达50%以上,资源潜力已不大,且我国总体资源自然条件恶劣、埋藏较深,剩余可采储量小,采储比低。

因此,我国原油产量虽然自1997年以来一直稳产在1.6亿吨以上,但增幅较小。预计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分别达到1.73亿吨、1.77亿吨和1.84亿吨。

未来我国原油在一定时期内,仍具有实现稳产的资源潜力,其潜在增长区域主要集中于海域及陆上的西部地区。但由于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大幅度增产很难实现。

中国陆上石油占资源量75.9%,其中,东部地区约占51%,中西部地区约占49%;近海大陆架占24.1%。中国石油资源区域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国内主要采油区位于东北、华东和西北地区,这就是国内原油流向出现“北油南运”、“西油东运”现象,即大庆地区原油南下运往华北、华东等地区,胜利油田原油南下运往华东其他地区等,新疆原油运往甘肃等。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成品油可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但区域之间的生产、消费均存在着不均衡性。其中,由于原油资源及成品油生产分布不均衡的客观因素,造成了东北、西北地区的成品油生产能力偏大,西南地区基本处于空白。

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经济圈的逐步形成,致使华东、中南、华北地区成品油消费量较大。因此,目前西南、中南、华北地区为成品油供需不足的主要地区。

换句话说,之所以国内成品油已经形成 “北油南运”、“西油东运”、“东油西运”的大流向,正是由于国内原油资源、经济发展及成品油生产布局等原因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