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碳酸二甲酯投资须冷静
2004.02.02   点击333次

被誉为"21世纪有机合成材料新基石"的碳酸二甲酯,因其潜在市场价值正在被我国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追逐。然而,这些从事碳酸二甲酯开发和生产的单位要想最终从市场上获益,还须过技术关和市场关。专家的建议是:技术研发要加把劲,投资项目要慎重。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3年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高峰论坛会上获悉的。

碳酸二甲酯具有多种反应活性,而且无毒、无腐蚀性,在合成材料、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同时可作为燃油添加剂,替代抗爆剂和甲基叔丁基醚,提高燃油辛烷值,减少环境污染。碳酸二甲酯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溶媒,可代替传统的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用作清洗剂。

从技术上看,目前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方法有光气法、酯交换法和羰基化法3种。光气法由于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基本上已被淘汰。在我国,尽管酯交换法工艺比较成熟,但由于原料中的环氧丙(乙)烷国内缺口较大,价格偏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因此从长远看,缺乏竞争性。羰基化法由于原料丰富,工艺技术先进,腐蚀性小,成本相对较低,是世界碳酸二甲酯生产目前最优先使用的方法。据了解,国外此类型装置规模已达到10万吨级。由于发达国家对技术实行保密,我国只能投巨资自行研制。目前,很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在开发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技术,但因难度较大,对工艺和设备要求比较高,所以真正进入工业化试验的,目前只有湖北一家企业,而且从工业化试验到真正的工业化生产,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和设备上的难题。从生产上看,目前国内有20多家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除一家羰基化法和几家光气法外,其余均为酯交换法。在大约10万吨左右的产能中,有5家企业宣称达到了万吨级规模。其余普遍规模偏小,有的因技术和设备原因,只有能力,没有产量。由于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成本偏高,价格缺少竞争力,影响了市场对碳酸二甲酯的现实需求。而多数装置的低负荷或半开半停现实,客观上增加了单位成本。如此恶性循环,令现有生产企业叫苦不迭。即便如此,2003年仍可称得上是碳酸二甲酯热年:一热是投产,2003年有至少3套万吨级装置投产,另有多套装置开工;二热是企业投资热。据了解,目前至少还有几十家企业正在密切关注碳酸二甲酯市场,有上马该项目的意向。

从需求上看,在2003年,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在国内的销售量不超过1万吨,加上出口的2万吨,与10万吨产能相比显得很小。产品卖不动的原因不外是,高昂的价位,换不来大众的市场。特别是以碳酸二甲酯为基本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目前的市场销售量基本为零。但从长远看,碳酸二甲酯前景非常广阔。有专家预测,假如把碳酸二甲酯应用于汽油和甲醇混合燃料油的添加剂,只要有1/10的市场,就会有每年20万吨的市场需求。

一方是技术难题尚未完全破解,一方是投资热情持续高涨;一方是未来需求看好,一方是现实需求疲软。为了把技术变现,技术开发部门传出的信息是碳酸二甲酯市场前景广阔,而为了减少市场竞争压力,生产企业发出的声音是别再上项目了。如此诸多矛盾,令碳酸二甲酯行业备受关注。

专家建议,生产企业应改进工艺路线,努力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碳酸二甲酯早日从"阳春白雪"走入平民生活;同时,要加大下游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技术研究单位应加快研发步伐,尽早攻克羰基化法技术难关;同时也要加大下游产品研发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技术和专利。

专家特别建议,那些正在准备上马碳酸二甲酯项目的企业,一定要冷静分析市场,慎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