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石油勘探设计研究院获知,中哈石油管道的“阿塔苏—阿拉山口”段输油管道建设投资论证已于10月上旬展开。此举意味着该项目又往前迈了一步。
中哈石油管道建设项目是由哈萨克斯坦提议建设的,预计总造价为30亿美元。1997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同哈政府达成实施管道项目的协议。1997年~1999年,中哈双方完成了管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当时的设计方案,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也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全长3088公里,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81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整个工程计划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管道全长448公里;二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独山子(即阿拉山口),管道全长1300公里;三期工程,对接肯基亚克、阿塔苏两地的管道,全长约1340公里。
按照最初意向,这条管道应在2005年建成投入运营,但由于哈石油年产量难以确保这条管道进行盈利性运转所需的2000万吨最低供油量,管道项目这一计划一度被冻结。
中哈输油管道项目具有战略性意义。据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该官员分析认为,建设该管道有三方面实质性意义:第一,此举可减轻中国对中东石油的过分依赖,大大减少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威胁;第二,这条线路地处亚洲内陆,使中国的供油线路更加安全;第三,该线路一旦建成,将使中国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原油供应。
同样对于哈方而言,建设该管道也完全有利于其国家利益。该官员引用并分析哈方的真实意图认为,哈萨克斯坦没有出海口,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通过俄罗斯管道出口石油,现在它自己想成为石油过境运输国,哈萨克斯坦打算修建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
正是处于战略性考虑,一度被冻结的中哈石油管道线在去年被重新激活。当然这与哈国内本身发现大量石油资源储备密切相关。2001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所属里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2002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达到约5000万吨,出口近3500万吨。到2015年,哈萨克斯坦石油计划产量将超过1亿吨。
随着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的增加,加之良好的前景预期,从2002年开始,中方决定采取分阶段建设这条管道的办法,以便减少投资风险。
肯基亚克-阿特劳管道工程于2002年5月破土动工后,已经投入使用。该管道是由哈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同出资修建。而全程约1200公里、管道年输量为1000万至2000万吨的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是中哈输油管道的关键环节,目前该段的建设论证进入正式阶段。
该论证是由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勘探设计研究院联合进行的。其结果可以使中哈管道项目提前进行组织、法律、经济和技术准备,进一步确定所需设备的数量、远景生产、管道建设成本等。双方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投资论证工作,并将论证结果提交两国政府。得到认同后将开始编制最终的中哈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两国政府此次如此积极加速该管道项目的论证,据能源分析师和业内人士分析,中哈输油管线项目将能够为中石油公司参与勘探和开发里海丰富的石油打开大门,即中石油能够参与竞标2004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发放的里海石油开采合同。
明年哈萨克斯坦将向国际竞标者提供100个里海海上油田区。哈萨克斯坦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什科利尼克曾透露,哈萨克斯坦所属的里海大陆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仅里海的卡沙干油田的储量就达10亿吨。到2010年,石油年开采量将达到8000万吨,2015年将达到1.5亿吨。
中哈输油管道项目受到俄罗斯重点关注。据外电报道说,俄罗斯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可通过铺设中哈输油管道,与中亚地区的石油管道网络接轨,把石油供应国中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亚洲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韩国连接起来,使中国处于“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枢纽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