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少一次性塑料的雄心勃勃的行动始于2020年1月,禁止和限制不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塑料产品。这一突然的禁令导致替代品的生产激增,尤其是可生物降解塑料。到2025年,中国预计将占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量的三分之二。
然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的2021-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计划显示,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缺乏重视。相反,重点转向研究这些材料的影响和适用性,并警告不要盲目扩张。
生物降解塑料面临的挑战
生物降解塑料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于中国的定义和标准不明确。2006年的现行国家标准确定了四种类型的可降解塑料,但此后一直没有更新。此外,2020年关于可降解塑料分类和标签的指南缺乏国家标准的约束力,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可降解塑料也对其实际降解能力提出了担忧。即使是经过认证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也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分解,降解速度取决于氧气水平、湿度、温度和微生物的存在等因素。一些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如PLA,需要工业堆肥设施才能有效分解,而其他塑料如PBAT在水中几乎不会降解,这使得它们最终进入水体时并不比传统塑料对环境更好。
此外,缺乏有效的可降解塑料废物管理系统阻碍了其正确处置和降解。可降解塑料的成本远高于传统塑料,这使得大规模实施在财务上具有挑战性。此外,缺乏可靠的物流系统来处理从家庭到适当的废物处理设施的可降解塑料,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仍然不确定
因此,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热情降温了。重点已转向减少其他领域的塑料消费,例如电子商务包装和政府采购。例如,农业部门对地膜的使用,其中大部分最终成为环境中的“白色污染”,被视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更有前途的应用。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挑战,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仍然不确定。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加上有限的降解能力和低效的废物管理,导致政策制定者重新评估他们的立场。虽然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特定应用中可能存在潜力,但显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环境效益。与此同时,其他领域减少塑料消费的努力正在获得动力,以解决紧迫的塑料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