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多元化碳交易加速中国“双碳”目标进程
2023.06.08   点击263次

对原材料、生产工艺、运输方式、耗能情况等环节进行碳足迹排查、针对性优化,减少产品碳排放量,再通过购买碳信用,中和碳排放量……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突破润滑油有限公司实现了“零碳”润滑油产品的创新探索。

“我们选择了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两款主流机油产品,根据产品碳足迹和预估年产量,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相应的自愿减排产品,实现产品碳中和。”突破润滑油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经理李春卿说,“零碳”机油的尝试,对于引领行业发展、引导下游向低碳转型意义重大。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自愿碳减排交易和碳中和需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在探索科技助力碳普惠,开发碳中和存证产品,引导更多民众关注“双碳”,激发社会绿色动能。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大力落实减排承诺。

作为用市场手段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中国碳交易市场日渐成熟。自2011年起,中国逐渐在北京、天津、上海等8个区域碳市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10年后的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总量约2.35亿吨,成交额约107.87亿元。

碳配额需求方通过碳交易完成了减排目标,供给方则在碳交易中获得了经济效益。

作为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企业之一,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出售碳排放配额交易收入约4.78亿元,购买碳排放配额支出约1.04亿元,净收益达3.74亿元,成为当年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获益最高的电力上市企业。

除了配额碳交易,自愿碳交易市场也因其广泛的参与主体和丰富的产品,成为碳交易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林业碳汇蕴藏着巨大潜力。

在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黄金发展走廊上,南北向约50公里、东西向约15公里、总面积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已基本完成。

自2018年启动至今,这块面积相当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两倍的土地,经过拆迁修复、造林绿化、生态涵养等“十大工程”建设,形成了一片守护京津的生态绿谷。

除了肉眼可见的环境改善,碳汇是绿色生态屏障的可观贡献。“目前,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已达19.15万亩,可实现碳汇约15万吨/年,而根据规划测算,到2035年,生态屏障区碳汇将达到约20.6万吨/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范树合说。

据介绍,随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速推进,目前首批试点的前期核证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到2035年,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区内林业碳汇年交易价值可达千万元。

事实上,林业碳汇交易已在中国各地广泛开展。作为较早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的省份,截至今年一季度,福建已累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和再交易405.49万吨,实现金额6267.14万元。广东、山东等多地也纷纷加强林业碳汇创新,将其作为推进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天津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牛桂敏认为,推进多元化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是大势所趋。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后,林业碳汇将在碳交易中发挥重要的、独特的作用。

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04%。据测算,2021年中国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居世界首位。

“环境保护与植树造林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林业碳汇交易令人看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融合的光明前景。”牛桂敏说。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