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日编制出台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的有关情况。《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 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 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规划》同时,提出具体目标,强调供给高端化水平要不断提高。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即“五化五工程”。五化为“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同时提出“新材料创新发展、低碳制造试点、数字化赋能、战略资源安全保障、补链强链工程”等五大工程。
《规划》明确,为推进“双碳”目标,将实施低碳制造试点工程,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强化管理等手段,推进原材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
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严格控制炼油、磷铵、电石、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大力发展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产业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积极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加快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并网,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施原料和燃料替代,提高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鼓励增加初级加工产品进口,严格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强重点行业节能监察。
推广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研究推动化工、焦化、电解铝、铜冶炼、耐火材料、石墨深加工、陶瓷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树立标杆企业。推动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鼓励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围绕尾矿、粉煤灰、赤泥、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废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全面推进原材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积极推进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行业耦合协同发展,鼓励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资源化综合产业基地。
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表示,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编制了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此外,《规划》对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也做出安排和部署。原材料工业司新材料处处长谢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百余种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规划》提出要提高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水平,其中重要内容就是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未来5年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协同创新体系更加高效完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一批重点关键领域基础材料得到突破,先进基础材料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明显提升,部分前沿新材料品种实现量产和典型应用。为推动目标实现,将重点开展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载体支撑,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新材料数据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完善创新机制生态,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制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
二是攻克关键技术。组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滚动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围绕矿山工艺、组织均匀性控制工艺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攻关。
三是突破关键材料。重点实施“四个行动”:实施关键短板材料攻关行动,支持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提升材料综合竞争力。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推动主干材料体系化发展。实施关键材料应用推广行动,促进新材料应用,加速迭代升级。
四是提高产品质量。持续开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推进产品标准和品牌建设,加强材料标准体系化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推动重点行业开展质量分级评价,支持市场化、专业化第三方高端质量认证机构建设,建立新材料认证体系。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