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园区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数量急速增长,但受不同区域经济水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与市场条件的影响,各地化工园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当前,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与所承载的高质量发展任务不相匹配,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四五”行业该如何在化工园区的发展上精准发力?《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指南及2035中长期发展展望》给出了答案——加强规划引领,打造智慧园区。
《指南》指出,当前我国化工园区的规划引领尚待加强。化工园区建设初期大多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看重的是经济增速和规模,在产业关联度、单位投资与产出、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要求不高。有的园区是产业规划执行不到位,有的园区则是规划不完备、甚至缺失。另外,部分地区化工园区之间产业规划雷同,无法形成差异化发展,协同效应、规模效应不明显。园区规划引领不足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导致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此外,现有化工园区在安全环保、科技创新方面也存在问题。
在安全环保方面,由于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众多,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三废”产生量大,在安全环保方面尚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园区发生的个别重、特大安全事故,在给行业生产运营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加剧了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误解。
在科技创新方面,化工园区存在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问题,尤其是科技成果工程转化能力弱、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创新平台运作体制机制探索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除南京、大亚湾、上海、泰兴、宁东等少数园区在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上取得积极进展外,大部分园区的创新平台建设仅停留在提供房屋出租的1.0版,与能同时提供协同创新、融资、项目推广、人才培育等综合服务的2.0乃至3.0版差距较大。
针对当前化工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南》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从规范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围绕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提升、绿色化建设、智慧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示范的五项重点工程,重点培育70个具有一流竞争力的化工园区,打造“5个50”,也就是建成50个园区科创中心、创建50家“绿色化工园区”、新建50家“智慧化工园区”、制定并颁布50项化工园区管理与建设标准和培育50项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
同时,《指南》强调,化工园区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完成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动化工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南》强调,要通过加快区内产业提升,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具体措施包括培育特色产业园区、优化化工园区布局、完善项目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化工园区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本质提升。要坚持“六个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形成具备化工园区特色的绿色发展方式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产业耦合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特种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形成与周边社区和谐共荣的发展环境。
三是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指南》指出,要持续推进化工园区的智慧化建设,特别是重点突出化工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园区安全、环保和应急救援的一体化。化工园区要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以大数据为核心、以融合服务为根本,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大数据技术与园区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加快园区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切实提升园区智慧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工厂、智能车间,最终形成“安全舒适、生态环保、智能运营、融合服务、创新发展”的智慧化工园区。
四是化工园区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标准规范在园区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对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工作的支撑作用以及在园区建设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园区标准化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
五是推动化工园区整体水平高质量提升。要以“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为指导,重点突出创新,适时开展“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创新工作。《指南》强调,到2025年培育50项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其中包括20家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效果突出、管理水平优、发展质量高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化工园区”,30个技术先进、适用性强、效益显著的“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为了更好地推动完成化工园区这五项重点任务,《指南》也明确了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指南》建议在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要求的前提下,给予高质量化工园区一定环境容量指标的浮动,以推动大项目建设。
二是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指南》中指出,希望明确职能分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鼓励化工园区在政府总体方向把控与监管的基础上,与相关利益方探索建立专业化管理机构,并通过放权、扶持等方式促进机构市场化。
三是搭建平台,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各类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尤其重点支持园区改造、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化工园区给予奖励。同时,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园区范围内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发展的产业项目,以及对具备一定前瞻性、投资大、回报期长、外部效应明显、风险较高的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引导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