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我国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邀请。一年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相继落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对于环保行业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政策红利,还提供了资金保证、催生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环保市场日渐繁荣,产业整体规模扩大,并加速向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靠近。与此同时,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国内的环保企业在资金及技术等方面逐步具备了比肩国际的水平,“走出去”的时机也慢慢成熟。
根据此前环保企业走出来的供给内容来看,在环保产业“1.0时代”和“2.0时代”,我国环保企业向国际市场输出的主要是设备和工程服务;而环保产业进入“3.0时代”后,加之“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国内环保企业也就以更全面的姿态走出去,开始输出投资、运营、技术等综合服务。
如今,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绿色“一带一路”的高速度,因为“一带一路”政策的正式落地不仅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内涵,更为国内环保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平台。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环保作为一项颇具生态情怀的事业,其涉及到的技术、产品、服务,都应该实现共享。中国环保在线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浪潮下,环保人更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将优秀的环境技术和解决方案汇集起来,共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站在国际环保企业立场看,我国环境治理速度加快,业务覆盖水、固、气、土、噪声等环保各细分领域,市场价值可观,“一带一路”建设则刚好提供了契机。因此,近年来,外资环保企业多了,中外合资的环保企业多了,国外品牌代理商多了,来华参加环保展会和技术交流会的外资企业也多了。如:威立雅、苏伊士等国际环保巨头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我国环保市场的投入。
从国内环保企业发展而言,“走出去”是必经之路。虽然业内人士常感叹国内环保技术尚未达到国际水平,但目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越来越多的世界领先的技术在国内“问世”。
以2017年为例,我国在水处理、固废处理、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都有技术突破:我国首创的电子束辐照技术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新宠”;专治六价铬污染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重金属磁捕剂”,成为新一代原创性土壤修复技术。
另外,有数据显示,国内环保企业已在全球六大洲54个国家签订了百余项合同订单,其中过半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环保企业海外购趋势愈加明显,2017年以前呈现井喷状态,涉及金额达百亿元。
随着行业整体发展日趋理性化,环保企业将深化以技术为导向的海外并购,告别扩张式发展。还记得2017年1月巴安水务收购DHT100%股权吗?当时,巴安水务就已明确表示收购的关键是为掌握其海水淡化技术。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环保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发展更能游刃有余。因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迎接另一个风口,便可再获发展新机遇。未来,希望有更多像“一带一路”的利好政策,为环保企业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向国外输出“中国制造”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