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专题视频会议。会议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化工和危化品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升,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安监总局在会上剖析了10起典型事故,提醒动火作业、精细化工生产、危化品装卸环节应引起高度警惕。
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10起化工和危化品较大以上事故,导致41人死亡。其中,较大事故9起、死亡31人,同比增加2起、8人,分别上升28.6%、34.8%;重大事故1起,即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事故,导致10人死亡。特别是6月份以来,已接连发生5起较大以上事故。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司长孙广宇介绍说,从地域看,山东发生1起重大事故,浙江发生2起较大事故,吉林、内蒙古、青海、河南、安徽、江西、上海各发生1起较大事故。同时,10起事故中有5起发生在动火作业环节,4起发生在精细化工领域,1起发生在装卸环节。
孙广宇指出,其中动火作业事故暴露出一些共性问题,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不重视,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不清楚动火等特殊作业的安全风险,不具备基本安全管理能力。如吉林松原石化的总经理在企业检修及试生产期间还在国外度假;河南济源豫港焦化的总经理把发生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员工素质低;内蒙古乌海市华资煤焦公司总经理不懂得受限空间需检测哪几种气体含量。二是法治意识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已经实施两年,但从事故看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风险意识差,对动火过程的风险辨识、分析、管控缺失,相关设备不进行隔离,不分析可燃气体含量,有的甚至动火作业不进行审批,比如上海松江“5·2”事故企业更是什么制度和措施都没有。四是对罐体及周边动火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
4起发生在精细化工领域的事故则暴露出:一是重发展、重效益、轻安全问题突出。如浙江绍兴林江化工公司为增加上市筹码,急于研发新产品而忽视安全。二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缺失或不投用。如浙江台州华邦医药公司设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但现场仍用人工操作;江西九江之江化工反应釜温度、压力仅有远传,没有自动调节功能,更没有安全联锁。三是人员素质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浙江绍兴、江西九江及河北沧州事故都暴露出从事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操作人员仅为初中学历。四是没有按要求开展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
对此,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浩水指出,今年以来,化工行业经济效益回升,中小化工企业事故多发。一些准备检修的企业不检修了,还有一些检修中的企业在迅速调整检修计划,大大缩减检修时间,准备迅速复工,加大了安全风险。为此,要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要深化化工企业、危化品单位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专业专项整治;立即开展安全设计审查、化工自动化控制改造工作“回头看”;加快落实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继续深化储罐区和危化品储存区的安全管理;严把安全源头准入;严肃事故查处,严格安全执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