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油品升级谁“买单”惹争议
2013.10.16   点击229次

“目前成品油升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谁买单的问题,另一个则是补贴从哪里来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技术层面也不存在障碍,就是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落地。”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提升燃油品质的要求。据悉,为了控制尾气污染物,我国正在制定史上最为严格的国五排放标准,炼油企业新一轮油品质量升级箭在弦上,意味着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油品。成品油升级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油品质量升级谁买单

“油品质量升级的技术没有问题,升级成本和相应的油品加价,显然是油品质量升级的关键。”林伯强指出,政府采取的依然是成本加成来确定油品加价,通过对中石油、中石化已完成油品质量升级的改造炼厂成本进行审核,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确定公布的加价标准。

“对政府而言,治理环境的成本通过‘谁污染、谁负责’原则消化是必然的、可持续的选择,但是成品油的价格政策需要兼顾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影响。因此,政府还提出将适当对农、林、渔、城市公交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林伯强说。

今年2月6日,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全国从2015年初启用国四标准,2018年初启用国五标准,并就最敏感的买单问题提出基本原则,即成品油价格按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也就是说“谁污染谁付费”。

“在这样的原则下,炼厂在炼化过程中存在污染,而消费者也在汽车排放过程中产生污染,油品升级的成本就应当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由政府来负担成本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政府财政大部分来源于全社会税收,而成品油消费者多为驾车一族,用全社会的资源来补贴少数人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也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成品油消费群体都将是人口中的少数,国家负担成本就意味着多数人要为少数人买单。

林伯强指出,目前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国内市场第三、四、五阶段标准的油品并存。如何有效执行价格政策,保护消费者利益,是油品质量升级政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买了单,油品质量是否真正‘升级’,显然需要政府加强油品生产、批发、零售环节质量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违规企业必须提高违规成本。”

成品油升级成本差异大

业内人士指出,在区域性差异的情况下,成品油市场的升级加价,使得部分地区或部分行业迫于价格压力,将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低品质油品,造成成品油市场“劣油驱逐良油”的现象。

“成品油升级投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过程。炼油企业是成品油升级的主导者,由于中国目前进口的多是含硫量高的原油,而由国三向国四全面过渡,核心就是要降硫,成品油升级必然令油企炼化成本直线上升。”董秀成表示,由于设备差异以及采用原油不同,国内炼厂成品油升级的成本差异较大,具体成本很难精确测算。

“一般而言,民营炼厂由于技术水平低,所以成品油升级投入比国有炼厂要大得多,中石油、中石化升级可以一步到位,但是民营炼厂就不行,这就导致了实际操作中各地难以同步进行的困难。”林伯强说。

据悉,目前山东地区民营加油站销售的地方炼厂93号汽油均价在8300元/吨左右,而该地区主营炼厂93号汽油的均价在9300元/吨左右,价差达到近1000元/吨。而在油品升级后主营油价普遍上涨,这一价差也将进一步拉大。

据BP公司研究中国油品市场的分析人士透露,调和油等非标准油占中国地方炼厂的大部分产能,强制要求这部分油品退出市场短期来看难以实现。在主营炼厂油价普遍上调的情况下,低端成品油反而更加凸显出价格优势。

“大部分地方炼厂缺乏技术能力或财力来提升生产高质油品的能力,如果严格实施国四油品标准,地方炼厂在维持市场份额和炼油格局方面势必将面临挑战。”高盛分析师表示,由于地方炼厂事关地方财政收入,在地炼扎堆的地区,油品标准提升可能将面临更大阻力。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