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所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本月下旬在北京通过成果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业内人士称,中国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II技术的研发成功,将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竞争力和资源利用率,对发挥中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中国石油资源紧张局面,发展煤制烯烃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DMTO-II技术成果鉴定委员会表示,DMTO-II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技术指标先进,是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又一次创新,也是产学研成功合作的典范。DMTO-II工业性试验取得了大型商业化设计的基础数据,为建设DMTO-II大型工业生产装置奠定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以DMTO-II成果为基础,加快该技术的工业推广应用。
DMTO-II技术是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试成果基础上,与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共同开发。在陕西省华县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试验基地进行了每天甲醇处理量50吨的工业性试验。试验装置从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共进行了两个阶段试验,累计完成800多小时的运行试验。本次工业性试验采用工业化生产的专用催化剂,试验证实催化剂性能良好,磨损率较低。
据悉,烯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下游产品是聚烯烃塑料制品,用途十分广泛。烯烃工业的规模也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标志,但一直依赖石油资源进行生产。中国石油资源不多,烯烃产品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石油资源缺乏的国家。因此,开辟烯烃生产的新资源路线是一项长期的挑战,而煤制烯烃的技术瓶颈在于甲醇制烯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在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走到世界前列。2006年已开发成功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神华集团公司利用DMTO技术已建设年产60万吨聚烯烃的工业化装置,目前正在做投料开工准备,将开创从煤炭资源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