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造富神话破灭 多晶硅行业退烧
2010.04.29   点击155次

多晶硅因用于光伏发电而名声大噪,一度创造的财富神话更是吸引了大量企业争先上马项目。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难题,不少企业正骑虎难下。

最近经常有多晶硅企业向国内元老级企业——新光硅业抛出“绣球”,希望新光硅业去对它们进行收购。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新光硅业目前还没有发现感兴趣的收购对象。“这些企业基本没有价值。”在新光硅业方面看来,很多跟风而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大都资质平平。

这些企业不少是由山西河南的煤老板、浙江民企这类民间资金投资的。“我们看到很多多晶硅企业生产线还很新,就希望被收购,只是大多还是没找到合适的买家。”一位业内人士称。

事实上,意欲退出多晶硅行业的,并非只有这些民间资金。

今年2月,因拖累业绩,通威股份剥离了旗下的多晶硅业务板块,成为第一家选择退出多晶硅的上市公司。从2008年年初进入,到2010年年初退出,业内人士戏称,通威股份两年间在多晶硅行业可谓“无奈走一回”。

“未来,部分企业或是放缓,或是退出。”西部证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王宗凯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主要是价格下降已经到了很多国内企业的成本附近。多晶硅陷入了行业性亏损。

据了解,2010年上半年国际多晶硅价格约每公斤50-55美元,而国内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多在50-60美元左右。四川省新能源产业促进会有关负责人称,现在停产的多晶硅企业比较多,照目前的价格,企业只能勉强保本。即使在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日子也并不好过。

相比之下,2007年,多晶硅最高卖到400多美元/公斤。国内许多企业正是在暴利的吸引下,蜂拥而至,产量迅速增加。截至去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产能将超过23万吨。

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价格骤降,从最高的每公斤约500美元一路暴跌回几十美元。“多晶硅的价格还将继续下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崔容强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这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实现平价上网的要求。

此外,价格下行还跟供求有关。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光伏专家王斯成的判断是,全球范围内,多晶硅供大于求的局势还将持续,自目前到2012年,全球多晶硅供过于求的幅度还将持续加大。

“光伏行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一位可再生能源协会人士说,就多晶硅料方面,现在国内企业生产的多晶硅卖50-60美元每千克,国外生产的多晶硅料卖48美元每千克,到底买谁的,很明显。

根据南京海关的数据,2010年1-2月,江苏口岸进口多晶硅1752吨,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1.3倍。而2009年,江苏太阳能光伏产业占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70%。 国外低价多晶硅的大量涌进,正冲击着我国太阳能产业。前述人士分析,之所以中国多晶硅成本这么高,是因为多晶硅料并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企业都是规模化和高度自动化,而中国大多数多晶硅料企业都是成套引进国外设备,并不掌握核心技术。

分析人士指出,多晶硅产业整合再所难免。事实上,中央为了抑制低端产能重复建设,保证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正在制定中。但由于各部委对多晶硅门槛准入标准无法达成一致,使得标准迟迟未推出。

崔容强表示,他认同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但同时,他强调,不能仅仅因为规模,就把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切掉。“行业的整合应该在市场的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而不是单纯依靠行政力量。”

崔容强告诉记者,有些企业并不重视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等,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差,无法与国外企业在硅料提纯领域匹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些企业被淘汰,退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些企业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技术设备和环保等都过关,又有市场,也应该让他们生存下去。

“一方面,政府要推动光伏事业发展,加快多晶硅价格下行,能够实现平价上网,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市场规律,保证行业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整个行业所迫切希望的。”崔容强对记者说。

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