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料实验容器中溶出的化学物质可能会使生物、医学研究的精确性大打折扣,加拿大科学家2008年11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
廉价的一次性塑料器皿在全世界的生物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比如试管、滴管、瓶子等。尽管它们都标明了“无菌”,但在塑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却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作出这项研究的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的药理学副教授安德鲁·霍尔特(AndrewHolt),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曾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研究人员试图用氯化铵来抑制一种与帕金森氏症相关的酶的活性。但他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氯化铵的浓度只有1ppm(百万分之一)——以这个浓度应该不会发生任何反应——酶的活性仍然被某种不明物质所抑制了。
这使研究人员怀疑起反应所用的塑料试管本身是否存在影响反应的物质。为了验证,他们用水、甲醇和二甲亚砜清洗干净的塑料试管,结果发现:在洗液中存在两种生产塑料所用的添加剂:消毒剂DiHEMDA和润滑剂油酸酰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两种化合物都能抑制那种酶的活性。
随后,该小组研究了DiHEMDA和油酸酰胺对于另一种蛋白质hMAO-B活性的影响。同时他们指出塑料中所添加的季铵盐和其他物质也会引起许多实验结果误差。“如果你正在测试一种药物是否对酶有反应,却发现实验结果一天一个样,那就不用诧异了。”霍尔特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需要重新考查一些实验的可靠性。”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博士生导师张秀芳教授证实了上述观点。“生物实验如细胞培养等一般都用玻璃容器,因为塑料容器可能含一些合成过程中没有反应的单体,而它们对细胞往往是有毒性的,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她说。
不过,虽然塑料制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玻璃器皿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剑桥大学的药理学家罗宾·海利(RobinHiley)提醒说,很多反应物在清洗后仍然残留在玻璃器皿壁上,这对低浓度反应的实验结果将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