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国际油价重挫 中国煤化工项目进退两难
2009.01.21   点击158次

煤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从长期战略来讲,大规模搞煤化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受美国负面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月15日继续下滑,据美国一家能源研究机构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对原油和汽油产品的需求在去年12月下滑了5.9%。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88美元,收于每桶35.40美元,跌幅超过5%。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美分,收于每桶44.53美元。

无奈之下,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将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预期下调了100万桶。该机构在其月度报告中指出,由于世界经济下滑程度超预期将导致2009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减少0.6%,2009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降至8530万桶。

其实,对油价过低头痛不已的不止欧佩克,还有30多家上马煤化工项目的中国企业。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不得不于2006年7月、9月和2008年10月三次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

高油价催生的宠儿

近年,煤化工热的背景源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不断高涨,使得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产品在生产上具备了巨大的成本优势,从而成为相应石化产品的最具竞争力的替代产品。目前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醇醚和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成功开发出煤制油技术,并在战前建成17个煤制油工厂,生产了400多万吨汽柴油。但随着二战后中东油田的开采,国际市场油价十分低廉,煤制油因经济上不划算而束之高阁。唯一的例外出现在南非,该国年产800万吨的煤制油企业,是世界上仅有的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煤制油项目。

作为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几乎与油价的上涨速度同步,而“煤多油少”的资源特点,更导致原油进口依存度快速攀升,中国人对高油价之苦、对能源瓶颈的沉重压力,感受颇深。应该说,在高油价和原油进口高增长的双重推动下,当煤制油在国际上再度升温时,中国企业便争先恐后地进入了这个领域。

2004年8月,神华内蒙古煤制油项目开工建设,其一期工程生产线总投资为245亿元,建成后将年产各种油品320万吨。这是中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煤化工示范工程,也是内蒙古鄂尔多斯(8.70,0.00,0.00%,吧)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煤制油工业生产线。按照计划,二期工程也将于2010年投产,建成后将年产各种油品280万吨。另外,神华集团与南非沙索公司就引进后者的煤间接液化技术进行谈判。该项目计划建设规模为300万吨级,总投资约300亿元。

紧随其后,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安徽、河南、新疆等等,只要是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纷纷集资、引资或合资,迫不及待地涉足煤制油项目。

截至2006年底,全国在建和规划中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年。

有关数据显示,中煤能源(7.50,-0.06,-0.79%,吧)2007年底投资138.59亿元联合中石化、申能集团、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和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共同开发420万吨/年甲醇项目和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该项目共投资358亿;神华集团、香港嘉里建设、明天科技(3.27,-0.05,-1.51%,吧)三家公司在包头的煤制烯烃项目共投资115.6亿元;亿利科技(8.38,-0.11,-1.30%,吧)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联合上海华谊、神华集团投资43亿元建设一期聚氯乙烯和离子膜烧碱项目。

而目前,得到国家批准试点的煤制油项目只有4个,即神华320万吨、兖矿100万吨、山西潞安和内蒙伊泰两家各16万吨。

除在建项目,神华集团还正在规划宁夏、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煤液化项目,预计投资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山东兖矿集团榆林煤变油项目总投资约109亿元,再加上潞安和伊泰煤制油项目,4家公司投资煤制油项目的资金达到了2500亿元。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有意投资煤制油的各路资金就高达5000亿元,整个煤化工产业未来数年投资将超过万亿元。

大干快上中风险凸现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的产业投资往往是一波一波潮涌式,煤化工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集中上马,很多有识之士指出,煤化工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受资源、技术、政策和环境的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煤化工产业热潮已经蕴含了较高的风险,而且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煤化工的成本优势将受到挑战。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从煤炭工业方面来讲,我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煤更好地、更清洁地、更安全地、更高效地生产出来和合理利用。而对于呼声很高的煤化工行业,他却提醒道,“真正想靠大量煤炭来搞煤制油、煤制气,以后会有问题。从长期的战略性来讲,大规模搞煤化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全国政协委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蠡珠也建议,“煤化工要发展也应该发展,但切不能一哄而起。”陆蠡珠强调,一定要在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再稳步发展煤化工。因为,煤化工不仅对煤炭资源有要求,而且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技术、资金和社会资源配置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现在煤化工的发展中还有很多不利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和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对此,专家总结出三大风险:

成本风险。煤化工项目投资巨大,如内蒙古的300万t/a二甲醚及配套项目,该项目由中煤能源、中石化等五大集团共同斥资210亿元投建。成本风险。一般来说建设100万t/a煤制油,其投资约在80亿元―1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多数已上马的煤化工项目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往往以当时坑口煤市场价为准,这也导致对实际成本的低估,因为我国煤炭运输成本较高,终端价格往往会比坑口价翻倍,所以,部分投资项目的利润预测是不现实的,未来很难达到目标。

中原证券行业研究员王向升也指出,目前我国很多煤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很多对煤化工项目测算都是建立在高油价、较低煤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环境资源风险。煤化工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对资源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当其冲的便是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煤炭,以及充足的水资源;煤炭碳含量高、氢含量只有5%,将煤炭转化成车用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原油精炼工艺的7倍―10倍。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其中90%的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煤的使用。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必须考虑环境治理,这将会增加很大的外部成本。

其次,煤化工对水资源需求量极大。一个年产3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每吨产品耗水在10吨左右,相当于三、四十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我国是淡水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地区。

价格风险。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的变化将使煤制油生产成本变化莫测,给煤化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陆蠡珠表示,目前世界上拥有煤制油技术的几个国家只将“煤制油”当作一种技术储备或是能源战略储备方式,而非以煤代油。如果中国大举上马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这些企业也将时刻面临着油价下跌、煤炭稀缺、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风险和压力。这也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不愿意在自己国家开展煤制油项目的根本原因。

在油价超低中陷入困局

世界的风云变幻更是大干快上中的人们始料不及的。2008下半年,国际石油价格急转直下,煤化工的两大主力产品甲醇和二甲醚价格更是跌到寒冬。

中国石化(7.91,0.11,1.41%,吧)协会去年年底的一份调查统计显示,去年11月份,全国甲醇产量83.8万吨,同比下降9.6%,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环比急剧下降约17%。据石化协会的最新调查说,全国目前约有40.3%的二甲醚装置停产,45.8%的装置处于限产或半停产状态,仅13.9%的装置维持正常生产。石化协会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些新上马的煤化工项目,装置建设进度已经明显放缓,拟建或规划项目被部分延期。

河南平煤的平顶山50万吨煤变油项目,自1999年就开始运作,也曾经和壳牌合作间接煤转油,最终却因煤种不适合采油,被迫搁浅;“十五”规划中的黑龙江依兰的直接液化项目,由于没有得到国家进一步批准,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第二大煤变油项目,云南先锋100万吨煤变油,虽然云南省政府对项目寄予厚望,但终因资金匮乏四处奔波,削减多个配套项目后依旧无人问津。

所以,尽管神华集团1月5日在北京高调宣布,该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煤制油化工公司将努力保持工厂的连续稳定运转,充分暴露并及时解决各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尽快实现较长周期的稳定运行。

但同时,该集团高级工程师焦洪桥称,煤制油项目用水量巨大,冬天开工该项目要求采用更多技术保证水管里的水不上冻,因此,该项目的冬季运营成本比其他时间更高。

神华煤制油化工研究院的研究员宁成浩说,2007年的研究显示,煤直接液化的成本约为45美元/吨。但由于今年以来煤价及油价的变化较大,这一数据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目前国际油价一直在超低价位徘徊,由此推理,神华集团也是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对此,国家能源局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认为,在石油价格较高时,煤化工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问题被放在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问题之后,现在看来,如果油价较长时间维持在50美元以下,煤化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会大大降低,油价跌幅快过煤价,煤化工的经济性就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