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小氮肥:第一个淡出的传统大产业
2009.01.04   点击150次

一位五十开外的农民看到厂长走出来,突然“咚”的一声跪在厂长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他家缺肥的困难,请求厂长批给他一包碳铵。厂长说:“如果批给你一包,可往后不断有人来仿效郎个办?”2006年12月1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在这天召开的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宣布,该协会下属的小氮肥分会正式撤销。此举标志着经历近5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国小氮肥已经成长壮大,进入与大氮肥齐头并进之列。从此,“小氮肥”这一名词就从中国经济领域中淡出。对于这一变化,一些走过来的老同志无不感慨万千,他们向记者回忆了其中一些有意义的往事。

中国出现了个小氮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的释放,各地对化肥的需求不断飙升。年已七旬的四川省化肥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鼎衡,在小氮肥行业干了46年,1988年、1998年两次获得原化工部授予的“全国小氮肥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2008年荣获“中国小氮肥工业发展终身荣誉奖”。据他回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外列强又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国家没有条件建设更多的大化肥厂,农用化肥供应一直十分紧张。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化肥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他亲身经历的两件事至今难忘。1978年的一天,在四川一家小氮肥厂的门口,一位五十开外的农民看到厂长走出来,突然“咚”的一声跪在厂长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他家缺肥的困难,请求厂长批给他一包碳铵(25千克),现场情景令人动容。但即便如此,该厂长也未敢痛快答应,因为来要肥的人太多了。厂长说:“如果批给你一包,可往后不断有人来仿效郎个办?”另一件令陈鼎衡难忘的事,是1978年同单位的一位工程师找到时任四川省化肥公司经理的陈鼎衡,说家乡闹肥荒,经常有价无市,恳求陈鼎衡开个后门,写个条给某厂厂长卖给他两包碳铵。后来这位工程师拿着条子好不容易买到两包碳铵,他当作宝贝一般用被单包了一层又一层,捆在自行车上骑了160多里地送回农村老家。中国政府对发展化肥这一事关人民吃饭穿衣的大事历来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在资金筹集、干部配备、土地使用、财税政策、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年不少县里流传,“老人不吃蛋,小孩不吃糖,姑娘不穿花衣裳,省下钱来建个化肥厂。”同时,小氮肥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一路扶持,国家“七五”、“八五”两次设立小氮肥“碳铵改尿素”技术专项,国家财政连年以专项资金扶持小氮肥“两煤改一煤”、“两水闭路循环”等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国家多年来对小氮肥实行优惠电价和优惠铁路运价,免征产品增值税,设立化肥淡季储备基金等等,可以说国家对小氮肥工业采取了全方位、多举措的扶持。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氮肥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国内凡是有水源,能运来煤、输来气的县,都办起了小氮肥厂。县里的主要领导率队催设计、跑材料、要主机、落实原料;化工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单位忙得不可开交,要图、要货合同如雪片般飞来。到改革开放开始时,小氮肥企业数量发展到顶峰,国内共有1533家小氮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传统大产业。

当初最忙两件事

原化工部退休干部刘尊三,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他一直是原石化部、化工部主管小氮肥工作的司局长。回忆起当时小氮肥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件事令他记忆深刻,这就是小氮肥厂扭亏增盈工作和设备定型改造。刘尊三说,当时农业改革发展对化肥需求十分迫切,全国小氮肥工业迅猛发展,每年有上百个新厂投产,合成氨生产能力每年增加六七十万吨。但管理工作跟不上,普遍存在原料管理混乱、设备状况不好、消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一些地方对农民施用碳铵缺乏科学指导,使得碳铵销路不畅。这些情况导致小氮肥行业亏损严重。为此,化工部部署并推进了化肥行业的各项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管理上台阶。化工部先后召开了几次全国小氮肥扭亏增盈大会,总结和推广了一些好的企业管理经验,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三管一算”——原料、工艺、设备管理和经济核算的活动。深入开展农化服务活动,推进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这些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1976年小氮肥全行业盈亏相抵还净亏9.7亿元,到1982年全行业已实现盈利1.3亿元。关于小氮肥设备定型改造工作,刘尊三回忆说,当时小氮肥上得猛、发展快,但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能力偏小、主要设备型号多、机型杂、前后设备不配套、生产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为此化工部先后召开了7次全国小氮肥技术会议,交流总结装置运行经验,讨论研究与拟定设备定型改造方案,促使小氮肥生产的机、泵、塔等主要设备逐步实现统一选型、定型,提高了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图为1959年10月28日,毛泽东主席到全国第一批小氮肥厂之一——合肥化肥厂视察。

5次技改使小氮肥壮大

现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的孔祥琳,在小氮肥行业奋战了50年,自1973年调到原国家燃化部以后,便一直从事小氮肥行业管理工作至今。据孔祥琳回忆,改革开放30年来小氮肥行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这一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开始,小氮肥行业以节能为中心进行了技术改造。当时的情况是,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氮肥装置陆续引进,在市场竞争中给小氮企业以威胁,但同时也在技术上给了小氮肥行业以启发。进口的31套大氮肥装置的特点之一就是能耗低,而小氮肥普遍能耗高,这就是差距。通过这一阶段的技术改造,全国小氮肥行业能耗下降了35.8%,对于改变小氮肥企业的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阶段从1983年开始。当时迅速发展的市场化经济改革,对化肥工业提出了增加产量的要求,而当时小氮肥企业的装备状况,限制了生产能力的提高。在这一阶段,有500多家小氮肥厂进行了以设备更新定型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改造后这些企业每年合成氨生产能力增加了180多万吨,节约标煤230多万吨。第三阶段从1989年开始。小氮肥进行了以提高装置整体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消化吸收了引进大型合成氨装置的设计思想,并以热能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为基础进一步改造了小合成氨生产装置,小氮肥行业重点推广了寿光化肥厂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的技术,该技术在全国500多家小氮肥厂得到了应用。全国小合成氨能耗又下降了6.9%,产量增加了16.1%。第四阶段从1995年开始。小氮肥行业继续进行以优化工艺、优化设备、优化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这时的小氮肥工艺更为先进,装备进一步向中型氮肥厂靠拢。改造后,100多家小氮肥厂的合成氨工艺能耗进入吨氨1.75吨标煤的先进水平。第五阶段是近两年小氮肥行业全面开展的清洁生产改造。中国氮肥工业协会重点开发和推广了“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并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在“三河三湖”重点流域的100多家小氮肥企业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中推广。河北正元公司灵寿化肥厂又实施了废水超低排放改造,即在实现污水零排放的基础上开发了新技术,提高了冷却水的循环倍率,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在全行业推广了这一技术,使小氮肥的清洁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国小氮肥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图为1997年11月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视察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秦仲达提出碳铵改尿素

1987年10月13日,在中国小氮肥改革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由原国家计委和化工部联合召开的现场总结会考评表明,位于河南辉县化肥厂的国内第一套碳铵改尿素技术获得成功。这为全国小氮肥行业开展碳铵改尿素这一重大变革树立了样板。在此以前,全国1500多家小氮肥企业还都是单一的碳铵产品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碳铵自身的不足显现出来:一是生产装置小,一般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的装置,能耗和成本较高;二是产品养分含量较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更受农业部门青睐。为满足国内农业对高浓度氮肥的需求,1982年至1987年,我国连续几年进口了2400万吨尿素,国家付出了近30亿美元的外汇。在进口尿素的巨大冲击下,国内大批小氮肥企业亏损、关停,小氮肥行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仅1985年与1984年相比,全国小氮肥产量就下降了22%。面对小氮肥的严峻形势,1986年4月,时任化工部部长的秦仲达向中央提出,在全国进行小氮肥碳铵改尿素的产品结构调整。他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的同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确定支持小氮肥技术改造,安排了产品结构调整专项。1987年9月,在是否支持小氮肥碳铵改尿素的问题引起激烈争执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中小化肥进行改造是当务之急”。1987年10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了解了河南辉县化肥厂碳铵改尿素成功投产的情况后,指示“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国务院决定在“七五”期间投入小氮肥改造专项资金20亿元,用于化肥产品结构调整。之后,由于中国建设银行的不同意见,改造工作被拖到1988年7月才重新开始。“七五”期间,国家共安排了20亿元和45亿元两个化肥产品结构调整专项。“八五”期间,国家又安排了65亿元和30亿元两个专项用于化肥产品结构调整。“九五”期间,小尿素又实施了扩能改造。1996年3月,为支持小尿素企业的年产4万吨改6万吨、6万吨改10万吨的改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F基批示:小化肥的改造,能搞多大搞多大,能搞多快搞多快,在地方资金落实的前提下,要多少银行贷款给多少。在化工部,秦仲达、顾秀莲两任部长都是亲自领导碳铵改尿素工作。潘连生、贺国强副部长具体主持了小尿素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小尿素会议。林殷才、谭竹洲、王心芳等几位副部长对小尿素的建设、生产和技术改造,均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支持。在中央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小氮肥全行业的艰苦努力,到1996年,全国碳铵改尿素119套,共投资68.6亿元,形成年产479万吨尿素生产能力,吨尿素投资1432元,仅是新建装置投资的1/3左右。1997年,国家根据国内尿素已经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决定不再进口尿素。至此,中国不仅摘掉了世界尿素进口大国的帽子,而且成为世界第一大尿素生产国,“尿素不进口,我们自己干,小厂挑重担”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德州化肥厂,是1967年建成的小氮肥企业。2004年该企业建成我国第一套年产30万吨大型合成氨国产化装置,实现了由小氮肥向大氮肥的跨越。

平均单厂产量提高17倍

孔祥琳总结说,改革开放30年给小氮肥行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几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一是合成氨产量。合成氨生产能力是氮肥工业发展的基础。1978年小氮肥行业的合成氨产量为648.5万吨,到2007年,小氮肥行业的合成氨产量已发展到3569.8万吨,是1978年的5.5倍,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2/3以上。二是氮肥折百产量。1978年小氮肥行业的氮肥折百产量为434.9万吨,到2007年发展到2321.5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4.3倍,占全国产量比重的2/3左右。三是尿素产量。尿素是高浓度氮肥,是国内农业用氮肥的当家品种,生产技术要求也很高。1978年小氮肥行业生产的全部是碳铵,一吨尿素也产不了。到2007年,小氮肥行业生产的尿素已达到2898万吨,占全国尿素总产量比重的58%。而这时,当年的小氮肥企业只剩下470家。而这470家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氮肥,不但每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经济实力都较之当年有了提高,而且在体制、管理、经营方式等方面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小氮肥企业数量减少了2/3,但全行业合成氨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提高了。通过改造、竞争、发展,企业生产装置的规模都扩大了,上新项目的规模门槛提高了。2007年,小氮肥平均单厂合成氨年产量达到7.6万吨,比1978年提高了17倍。其中合成氨年产量超过30万吨的企业有18家,超过18万吨的企业有30家。产量最大的企业是湖北宜化集团,2007年合成氨产量达到217.6万吨,这也是全国合成氨产量最大的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兼并重组、横向联合的改革,很多原来是小氮肥的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批企业跻身国内一流企业之列,进入中国氮肥工业中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第一方阵。宜化集团前身宜昌地区化工厂1981年投产时总资产仅1359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年生产能力仅为1万吨合成氨,唯一的产品是碳铵。1987年起,宜化集团围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合成氨生产能力扩大到6万吨,并建成年产4万吨尿素、4万吨甲醇、4万吨甲醛和4.5万千瓦热电的装置。与此同时宜化把握改革机遇,实现了向股份制和企业集团的转变。2001年起,宜化由单一的煤化工企业发展成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化工企业,由偏居宜昌一隅的地方企业发展成在全国各地建有生产基地的全国性企业。宜化扩张到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整合了双环公司、索特公司等企业。目前宜化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氮肥企业,旗下拥有2家上市公司,4家中外合资企业,总资产达到260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在全国500强中排名第280名。山东鲁西化肥厂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个年产合成氨能力不过2万吨的小氮肥厂,1994年借着碳铵改尿素的机会,完成了合成氨4万吨、尿素6万吨的改造。产品结构优化以后,他们便集中精力在生产规模上做文章:一套尿素建成了,就接着建二套、三套。到2000年就形成了年产26万吨合成氨、43万吨尿素的规模,跃进大氮肥企业的行列。紧接着,在企业兼并重组的改革中,他们一举兼并了临近的6家小氮肥厂,将其做大做强。目前鲁西化工集团年产合成氨已经达到66.5万吨,尿素100.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氮肥企业之一。从2002年到2004年,这个厂连续3年实现利税超亿元、氮肥产销居全国第一。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小氮肥已经变成许久之前的一段经历。改革开放30年后,小氮肥已经完全不能涵盖今天的内容,“小”特征已荡然无存,已经完全融入“大”行列中。在2006年12月1日召开的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大会主持人孔祥琳宣布小氮肥和大中氮肥合为一体,今后不再有小氮肥之称时,到会的全体代表都洋溢着同一种喜悦的神情。当年的那些小草,已经变成如今的参天大树。在中国化肥行业中,你怎么还能从这些参天大树身上找到当年小草的影子?

化肥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