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化学原药产量存在过剩危险国家调控不可避免
2008.02.14   点击172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还有不断扩张的趋势。现在国内并不缺少原料药,但很多企业为了出口而不断扩大产能。这必然带来大污染,要支付高昂的环境和居民健康成本。

我国目前能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2005年原料药产量123万吨(不包括化学中间体和前体药),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某些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支配地位,如维生素C、扑热息痛、青霉素工业盐和糖精钠的出口分别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5%、40%、60%和90%。由于化学原药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将这些产品生产向我国转移,为了降低环保成本及生产成本。随着我国原药产量的逐年增长,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我们却发现化学原药出口了,却将污染留在了国内。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对于原药行业的调控将不可避免。

银联信分析:

一、化学原药产能过剩危险仍在继续

“高耗能、高耗资源、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原料药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目前,我国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C、头孢霉素C、泰乐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发酵抗生素初级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许多有毒有害原料生产的化学药品,如咖啡 因、阿司匹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产量也居世界第一。而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香港联邦制药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新建一万吨青霉素工业盐、5000吨6APA(六氨基青霉烷酸)工厂,健康元在河南焦作建2000吨头孢霉素、1000吨7ACA(七氨基头孢烷酸)工厂。

化学原药产能扩大有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由于西部地区在招商过程中对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在环保要求方面要低于中、东部地区,环保成本更低且监管较松。

二、2007年国对化学原药行业调整频繁

长期以来,医药产业一直是受政策面影响较大的产业之一,而自2007年初开始,针对医药产业的政策、措施之多,密度之大,影响之深也是多年来罕见,这些政策因素势必在2008年得以延续并凸现明显的政策效应。

其中,新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会促使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更多地从内部挖潜企业发展的动力源(11.93,0.41,3.56%,吧)或通过对外技术合作寻找新的突破口。借以改变目前我国原药单纯依靠仿制或者在国内代工的局面。

国家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限制生产维C、青霉素等“两高一资”产品,特别是即将实施的《制药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将增加大宗原料药企业的环保成本,而水、煤、电、油等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等,将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的综合成本,加之国家药监部门正在酝酿出台药品出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进出口管理办法,不断增大对进出口市场秩序的规范力度等,都将导致部分弱小或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广大药企将在新的政策监管环境下经历一次范围更广的洗牌。

三、信贷风险提示

目前,我国原料药行业所存在的产能过剩,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国家出台的几项政策措施看,对于原料药行业的调整的频繁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1、调控重点在提高环保门槛

由于我国目前原料药行业内企业多且小的现状,政府把调控重点放在了环保方面,提高企业的环保成本和进入门槛。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如果要解决企业的排污问题,势必要投入资金对于企业的排污系统进行改造,对于一般企业来讲,这部分开支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中主要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对出口的影响可见一斑。

2、西部地区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目前,世界原料药工业向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转移,而我国的原料药生产则正向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转移。制药业这几年流行一种说法——要向“中、西、源(黄河、长江源头)”走。这些地区水源充足、人力成本低、污染排放标准也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对污染项目照单全收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对于部分原料药生产进行了限制,对于地方审批有着强制性的要求,针对于这部分的投资将被规范,彻底改变这种为了招商而放弃环保的局面。西部地区原料药投资将被限制。

中国农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