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石油资源日益紧张 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渐行渐近
2007.07.10   点击178次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燃料成为很多国家的选择。目前普遍使用生物质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正在实现从粮食原料向非粮原料转移,生物柴油则从数量少、质量差向规模化、高质量提升

在石油一次性能源日益紧张、而粮食制取乙醇和煤制油新项目叫停的情况下,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向何处发展?这是当今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6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百色召开的“2007石油化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的一个重点话题。

燃料乙醇:从粮食原料向非粮原料转移

目前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生物质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上个世纪末,为消化库存陈化粮和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我国开始发展燃料乙醇,“十五”期间建起了4家定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这4家企业,2005年陈化粮燃料乙醇总产能达到102万吨。与此同时,国家在黑、吉、辽、冀、鲁、豫、苏、鄂、皖9个省试点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目前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并且形成了一整套产品标准和配套使用规范。预计未来10年内,对燃料乙醇的需求每年将达到500万~600万吨。

旺盛的市场需求,加之国家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这4家企业都在扩大生产,2006年总产能已经突破160万吨。除此之外,各地向国家申报的此类项目甚多,产业出现过热和盲目发展的势头,消耗了大量的粮食。从“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战略原则出发,2006年12月,国家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这使乙醇燃料生产企业普遍感到困惑,认为是“风向逆转”,由“鼓励变为限制”。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这个通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限制的只是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强调的是因地制宜,以非粮作物为主要原料。

因为我国并不具备像美国和巴西那样大规模使用玉米和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条件,必须走非粮生物质能源的路线。我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并不能保证有大量的粮食盈余,难以支撑燃料乙醇的持续发展。因此,燃料乙醇的生产不宜再扩大以玉米为原料的建设规模,而应更多地开发以其他纤维素类的生物质原料的生产工艺。

目前,可以积极发展木薯、红薯、甘蔗、甜高粱、甜菜等不与口粮争地争水的高产高糖或耐旱耐盐碱的代粮经济作物,可以积极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生产燃料乙醇开辟更多的原料来源。以农业废弃物来说,我国每年就可达7.15亿吨,折合能源2.5亿吨油当量,其中农作物秸秆占70%。秸秆中有40%作为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60%可以生产燃料乙醇等能源用途。

专家学者们认为,开发包括纤维素在内的生物质转化制取乙醇的生物工程技术,乙醇再催化水解制取乙烯,这一新的原料路线一旦成功替代传统的粮食发酵路线,不仅可以大大拓宽燃料乙醇的原料来源,而且可以从每年2000万吨用来制取乙烯的石脑油中替代出一部分,被替代的这部分石脑油又可以转产汽油。这是实现燃料乙醇生产经济性的最具前景的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柴油:从数量少、质量差向规模化、高质量提升

生物柴油是继燃料乙醇之后第二个可望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生物能源产品,它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

我国的生物柴油起步较晚。目前的20多家生产厂,规模都比较小,总生产能力30万吨。大部分厂家是以废弃食用油和工业废油为原料,少数厂家以小桐子(又名麻风树)为原料。以餐饮业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的质量很难达到车用油标准,并未正式进入汽车行业;以优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质量较好,但成本与价格倒挂。在政策和市场环境方面,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促进生物柴油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相关鼓励政策,产品也无法进入正常的销售渠道。在产品技术标准方面,由石科院负责起草的我国第一个生物柴油国家标准,近期已经通过石化专业标准委员会的评审,但尚未公布。

专家们指出,原料资源是整个生物柴油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成本高低对生物柴油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油料作物主要来自草本油料,同时还需要大量地进口食用油来满足国民的需求。尽管以废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原料的制约,发展潜力有限。因此,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应该向以木本油料为主转变。

木本油料在我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柴油原料。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木本油料植物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上百种,木本油料植物种植面积超过400万公顷,果实产量在500万吨以上,除油茶、油桐、核桃等少量资源已开发食用或工业用途外,大部分油料植物基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如能开发利用,可得到数量可观的生物柴油。目前,我国利用小桐子、黄连木和光皮树种子制取生物柴油的技术比较成熟,并已少量生产。

目前制约我国利用木本油料制取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资源的稳定、规模和经济性供应。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分散,采集和运输成本高。为此,国家林业局对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专门进行了布局,筛选出黄连木、油桐、文冠果、小桐子、光皮树等优良树种,并从国外引进了西蒙得木、绿玉树等世界著名的高含油树种和瑞典速生能源柳,初步引种成功。“十一五”的重点是大力培育这些木本油料林基地,完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加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还特别强调,由于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资源培育、技术推广,还是产业布局、保证机制上,基础都比较薄弱。能源林建设培育周期长,需要高投入,风险很大。因此,亟须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强有力扶持,需要林业部门强有力的管理和指导,需要国家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需要相关国有大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集成,从而加速我国生物柴油的产业化进程。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