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我国大乙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进入新成长阶段
2007.03.01   点击157次

2月26日,中国石油化工与销售公司总工程师胡杰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中国大乙烯发展步伐加快,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高。未来几年,一批大乙烯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望结束中国乙烯装置规模较小的历史。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其生产能力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乙烯产品直接繁衍和带动发展塑料深加工、橡胶制品、纺织、包装材料、化工机械制造、运输、餐饮服务等配套产业。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吃饭穿衣,乙烯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很快,2006年我国乙烯的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了985.5万吨和922.4万吨,均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但我国乙烯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和消费增长空间,国产乙烯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为缓解国内乙烯供应紧张,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都在加快实施乙烯扩能计划。但相比国外乙烯工业,多年来我国乙烯装置规模较小。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乙烯年产量就达200多万吨,到70年代后期更是激增到了2000万吨,而当时中国大陆的乙烯年生产能力仅为6万吨。

1970年,一套从原联邦德国引进的年产3.6万吨乙烯砂子炉装置在兰州石化建成开车。1972年,我国引进了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石油化纤化工技术和设备,其中包括我国第一套从日本引进的30万吨/年乙烯装置。1976年5月8日,这套装置在燕山石化公司正式投料试车,第九天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1978年,我国再次引进一批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成套设备,其中包括4套30万吨乙烯装置。在大庆石化、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上海石化的这4套30万吨/年乙烯工程于1983年开始建设,使中国乙烯工业迈上大型现代化新台阶。

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重组分立。中国乙烯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加快对燕山石化、扬子石化、上海石化和齐鲁石化等大型乙烯实施第二轮技术改造,乙烯生产能力均有所提高。2006年,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年产100万吨乙烯项目于11月开工。茂名乙烯年产能达到1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具备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能力的基地。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的乙烯发展步伐也在加快,单套装置产量最高的吉林石化在2006年达到70多万吨。独山子石化新建100万吨,建成后将达到120万吨乙烯生产规模。此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四川大乙烯也已开工建设。到“十一五”末,随着独山子石化、抚顺石化等百万吨级乙烯基地的建成,中国石油的乙烯生产能力将接近600万吨。

200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指出,2006年底茂名石化已完成第二轮改扩建,其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还有上海石化、天津石化、独山子石化、抚顺石化等企业将进行大规模改造,以及四川乙烯、镇海乙烯等新建装置,到“十一五”末,中国将有8至9个生产规模达到百万吨级乙烯的石化生产基地。另外,对现有中型乙烯装置实施消除瓶颈的技术改造,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突出产品结构,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据悉,2010年以后,通过改造或扩建现有企业,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800万吨左右。其中,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区,产能占到全国的2/3左右,同时在新疆、甘肃、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也将形成大型乙烯生产基地。

中国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