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中国乙二醇市场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份额
2006.11.01   点击270次

近年来我国大陆乙二醇生产能力发展很快。2005年生产厂家有11家,总生产能力为137.8万吨,产量为110.1万吨,同比增长约15.98%。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于2005年6月底投产,随着2006年2月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套32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生产厂家已达到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69.8万吨/年。除二套中外合资企业外,大多生产厂家分别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其中中国石化集团有6家,2005年总生产能力为77.5万吨/年,约占我国乙二醇总产能的56.6%,中国石油集团有4家,总产能为29.6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21.2%。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32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装置,其次是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的30万吨/年装置,再次是扬子石油化工公司26.2万吨/年生产装置。

乙二醇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于国内聚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迅猛增加。我国乙二醇的生产量己由1990年28.42万吨、1995年45.62万吨、1996年55.48万吨增加到2000年90.75万吨、2002年91.40万吨,2003年和2004年产量分别达到96.93万吨和95.35万吨,2005年产量达到110.08万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3,其余全靠进口。

近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需求保持快速增势,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己由1996年78.6万吨增加到1998年107.3万吨、2000年195.7万吨、2001年252.5万吨,2002年表观消费量突破300万吨,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2003和2004年年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346.2万吨和432.1万吨,2005年达到508.9万吨。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17.3%。自给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80.19%下降至2000年的46.4%、2002年30.2%、2003年28%、2004年22%、2005年21.6%。

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由于聚酯等工业的强劲需求,仍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1996年进口量为23.1万吨,2000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1995~2000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38.58%。2002年和2003年进口量更达到214.57万吨和251.61万吨。2003年进口依存度(进口/表观消费量)达到72%。2004年进口量达到339.09万吨,比2003年提高48%,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到78%。2000~2005年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2.9%。据统计,200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达到400.03万吨,同比增长约17.97%,创近年来进口历史最高纪录,进口依存度高达78.62%,2000~2005年进口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0.68%。2001年起我国超过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成为世界最大乙二醇进口国。2005年我国约占世界乙二醇贸易量的54%。我国乙二醇进口最多的来自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其次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其中来自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占总量近50%,来自我国台湾的比例也超过10%。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的比例也均超过5%。我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生产商关注的焦点,除加拿大、韩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常规向我国出口乙二醇外,沙特乙二醇在我国市场所占份额正在迅速增长。我国加入WTO后,进口乙二醇关税税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巳由入世前的10.5%降到2005年的5.5%),为我国的乙二醇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全球市场需求看,亚太地区乙二醇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60%以上,其中主要需求是来自中国。预计2010年,中东地区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与出口基地,中国为最大的目标市场。尽管我国乙二醇市场缺口较大,但下游消费领域仍十分单一,其95%用于生产聚酯及其下游产品。由于多年来我国下游的纺织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再加上中东地区以乙烷法生产的大量廉价产品的冲击和来自我国台湾、马来西亚企业的挤压,使国内乙二醇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

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以及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成为拉动乙二醇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乙二醇的消费构成中95%以上用于生产聚酯,约5%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聚酯多元醇等。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4年达到1650万吨,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2150万吨。2004年我国聚酯产量约为1170万吨,共消费乙二醇约410万吨,约占国内乙二醇总消费量的95.03%。2005年聚酯产量约为1390万吨,消耗乙二醇约487万吨,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5.71%。2004年在防冻液以及其他方面(包括生产乙二醛、乙二酸、醇酸树脂、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等)消费乙二醇的量约为21.4万吨,2005年在防冻液以及其他方面消费乙二醇的量约为22.3万吨。

根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产量将达到约1730万吨,按聚酯单耗0.34吨/吨计,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加上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5%的消费量,预计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乙二醇的26%,占亚洲的46%。到2010年,亚洲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中国消费量将居亚洲第一位,其次是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未来几年中国乙二醇市场将成为国外产品竞相进入抢占份额的大舞台。

国内新建和扩能加快

虽然近几年我国将有多套乙二醇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如上海石油化工公司拟新建一套38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预计2007年第一季度建成投产;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将新建一套18万吨/年生产装置,预计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辽阳石油化纤公司20万吨/年扩能装置将于2007年第三季度投产;四川乙烯拟建一套36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拟新建一套1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镇海炼化拟建一套65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天津乙烯拟新建一套42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预计到2008年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50万吨,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00万吨。但与需求量相比,即使装置满负荷生产,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需求,还需依靠大量进口。因此,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世界范围内主要乙二醇装置运行情况

1.SABIC的JUPIC两套各64万吨MEG装置开工正常。

2.伊朗NPC7#400,000吨/年新厂因乙烯不足开车后又被迫停车。NPC公司第二座工厂10#线40万吨可能推迟至2007年年中投产。伊朗另一私有化公司FarsaChemical已把位于该国Assaluyeh的40万吨/年新装置的开车日期由原来的今年年底延后至2007年中。

3.台湾南亚公司2007年4月投运一座750,000吨/年的工厂。

4.壳牌计划重组其北美单乙二醇(MEG)业务,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Geismar的1套9万吨MEG和16万吨环氧乙烷装置。壳牌在Geismar总厂的另两套MEG装置将继续维持生产,总产能为37.5万吨/年。据悉,壳牌东方石油公司计划2009-2010年在新加坡Bukom岛建成75万吨/年MEG装置,届时壳牌将进一步重组其北美的MEG业务。壳牌东方石油公司是壳牌化学公司的100%全资子公司。

5.Dow化学位于荷兰泰尔讷曾(Terneuzen)的17万吨/年MEG装置于9月停车检修,预计持续2到3周。

6.因乙烯成本过高迫使收益亏损,印尼GT石化9月20日关闭位于Merak的1号MEG生产线(产能为9.6万吨/年)。

7.因短缺乙烯原料,台湾南亚塑料公司月末将关闭位于麦寮的2号MEG工厂(产能为30万吨/年),具体的停车持续时间还没有确定,这取决于原料乙烯的供应情况。南亚在麦寮还有另外两家MEG工厂,产能累计60万吨/年。周五,因短缺乙烯,这3家工厂的开工负荷均为80%。

8.市场人士报告称Ineos的EO和MEG供应遭遇不可抗力,截止到发稿时为止,尚未获得来自Ineos的官方证实,因此,也不清楚合同供应量会按何种比例分配。也是在上周,Ineos证实其位于法国Lavera的合资裂解装置的乙烯和丙烯供应遭遇不可抗力。

9.BASF证实其计划关闭位于比利时Antwerp的MEG装置,进行计划性停车检修,为期4周,该处的MEG产能为31.5万吨/年

10.美国亨斯曼的36万吨MEG装置一直裂解装置故障停车。

11.有消息说上海石化已将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的38万吨/年新装置的开车日期由原来的2007年初延后至明年5月。

12.台湾中国人造纤维公司计划在11月对其中一套7.5万吨/年的装置进行长达40天的检修。另一套7.5万吨/年的装置正常运作。

中国石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