锫(Bk) 锫,原子序数97,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称源于发现地。1949年美国科学家汤普森、吉奥索、西博格用加速到35兆电子伏的α粒子轰击镅241时发现锫243。现已发现质量数为240、242~251的锫同位素。 锫的化学性质与其它锕系元素相似,能与氧、卤素、稀酸等反应。锫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化学性质活泼。有3价和4价化合物。锫在水溶液中可被象溴酸盐或4价铈离子一类强氧化剂氧化到+4价。这可解释为5f壳层中第八个电子很容易失去,达到7个5f电子的半满壳层时较稳定。锫有九种同位素,243Bk~251Bk,半衰期从1小时到1949年。锫的发现具有特殊意义,这对许多较重元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元素名称 | 锫 | 元素符号 | Bk | 原子序数 | 97 | 相对原子质量 (12C=12.0000) | 247.070299 | 英文名称 | Berkelium | 原子结构 | 原子半径(Å) | | 原子体积(cm3/mol) | | 电子模型 | | 电子构型 | 1s2 2s2p6 3s2p6d10 4s2p6d10f14 5s2p6d10f8 6s2p6d1 7s2 | 离子半径(Å) | 0.949 | 共价半径(Å) | - | 氧化态 | 4,3 | 发现 | 1949 年由S.G. Thompson, A. Ghiorso, 和 G.T. Seaborg (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首次生产。 | 命名起源 | after Berkeley University | 来源 | 用α粒子轰击镅而得。 | 用途 | - | 物理性质 | 状态 | 人造放射性元素。 | 熔 点(℃) | 986 | 沸 点(℃) | | 密度(g/cc,300K) | 14.78 | 比 热(J/gK) | - | 蒸发热(KJ/mol) | - | 熔化热(KJ/mol) | - | 导电率(106/cm) | - | 导热系数(W/cmK) | 0.1 | 自燃点(℃) | - | 闪 点(℃) | - | | | 化学性质 | | 地质数据 | 丰 度 | | 滞留时间(年) | - | 太阳 (相对于 H=1×1012) | - | 海水中(ppm) | 零 | 地壳(ppm) | 零 | 大西洋表面 | - | 太平洋表面 | - | 大气(ppm(体积)) | - | 大西洋深处 | - | 太平洋深处 | - | | | | | 生物数据 | 人体中含量 | | 肝(ppm) | - | 器官中 | | 肌肉(ppm) | - | 血(mg dm-3) | - | 日摄入量(mg) | 零 | 骨(ppm) | - |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 零 |
锫的同位素信息 同位素 | % | 质量 | 自旋 | 核磁矩 | 磁旋比 | Q | 频率 | 吸收率 | [245] | - | 245.066355 | | | | | | | [246] | - | 246.06867 | | | | | | | [247] | - | 247.070298 | | | | | | | [249] | - | 249.07498 | | | | | | |
| |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