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 | Mn |
分子量: | 54.94 |
有害物成分: | 锰粉 |
健康危害: | 主要为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尤以锥体外系统突出。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减退、嗜睡、心动过速、多汗、两腿沉重、走路速度减慢、口吃、易激动等。重者出现“锰性帕金森氏综合征”,特点为面部呆板,无力,情绪冷淡,语言含糊不情,四肢僵直,肌颤,走路前冲,后退极易跌倒,书写困难等。 |
环境危害: | 对环境有危害。 |
燃爆危险: | 本品易燃。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 |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 |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食入: |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危险特性: | 粉尘遇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水或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与氯、氟、过氧化氢、硝酸、二氧化氮、磷、二氧化硫和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
有害燃烧产物: | 氧化锰。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
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卤素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前苏联MAC(mg/m3): | 0.3 |
TLVTN: | OSHA 5mg/m3[上限值]; ACGIH 0.2mg/m3[粉尘] |
监测方法: | 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手防护: | 戴乳胶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银灰色粉末。 |
熔点(℃): | 1260 |
沸点(℃): | 1900 |
相对密度(水=1): | 7.2 |
饱和蒸气压(kPa): | 0.13/1292℃ |
临界温度(℃): | 无意义 |
临界压力(MPa): | 无意义 |
溶解性: | 易溶于酸。 |
主要用途: | 用作锰的标准液制备,合金、锰盐的制备,在引燃剂中作可燃物。 |
禁配物: | 酸类、碱、卤素、磷、水。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潮湿空气。 |
急性毒性: | LD50:9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水中浓度 0.1mg/L时,使BOD5降低。 |
其它有害作用: | 水中嗅觉阈浓度: 其浓度 0.5mg/L时,水有金属味。 |
废弃处置方法: |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
危险货物编号: | 41506 |
包装类别: | O53 |
包装方法: |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
运输注意事项: |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卤素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