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 63968-64-9 | |||||||||||||||
分子式: | C15H22O5 | |||||||||||||||
分子量: | 282.34 | |||||||||||||||
熔点: | 156-157℃ | |||||||||||||||
中文名称: |
| |||||||||||||||
英文名称: |
| |||||||||||||||
性质描述: | 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水。 | |||||||||||||||
生产方法: | 从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叶中提取。除青蒿素外,我国也生的蒿甲醚和青蒿酯钠。 | |||||||||||||||
用途: | 青蒿用作抗疟药,临床应用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间疟及恶性疟疾有特效,特别是青蒿甲(Artemtherin),它比其他青蒿素类药物的杀减疟原虫细胞内无性体的作用更强。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和与氯喹无交叉抗性等优点,不仅可用于治疗,还可用于急救。适用于各种疟疾,如恶性疟、间日疟、抗氯喹疟及脑型疟等。包括凶险型。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该药比青蒿素抗疟疗效提高10倍,复发率只有1.95%。因此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单是一种优良的抗疟药物,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潜在诱人的前景。动物实验发现,青蒿素类治疗小鼠华支睾吸虫,灭虫率可达100%;治疗动物血吸虫,灭虫率达33.8-99.3%。以青蒿素治疗盘形红斑狼疮,总有效率达90%。治疗登革热,疗效显著优于吗啉双胍等西药。免疫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青蒿素能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抗体的免疫功能。未发现本品对心、肝、肾有毒性作用。临床均未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