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AS: | 123-11-5 |
分子式: | C8H8O2 |
分子量: | 136.15 |
沸点: | 248-249℃ |
熔点: | -1-117℃ |
中文名称: | 大茴香醛 | 茴香醛 | 对-甲氧基苯甲醛 | 对茴香醇 | 对甲氧基苯甲醛 | 4-甲氧基苯甲醛 | 对茴香醛 |
|
英文名称: | benzaldehyde,-methoxy- | 4-methoxy-benzaldehyde | p-Anisaldehyde | 4-Methoxy benzaldehyde | 4-methoxy-Benzaldehyde | 4-anisaldehyde | 4-methoxybenzaldehyde | anisic aldehyde | aubepine | 4-methoxy-benzaldehyd | crategine | obepin | p-anisic aldehyde | p-formylanisole | p-methoxybenzaldehyde | Methyl-p-oxybenzaldehyde | Benzaldehyde,4-methoxy- |
|
性质描述: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0℃,沸点249.5℃(248℃),144-200℃(28kPa),134-135℃(1.6kPa),83℃(0.267kPa),相对密度1.1191(15/4℃),折射率1.5730,闪点108℃。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溶于苯,不溶于水。能随水蒸汽挥发。 |
生产方法: | 大茴香醛含在茴香油、小茴香油、莳萝油、金合欢花油、香荚兰浸膏等中,由天然原料提取时,用臭氧、硝酸、高锰酸钾或红矾钠硫酸液,在存在对氨基苯磺酸的条件下氧化。从精油中分离出的茴香脑,以黄血盐、水、亚硫酸氢钠等适当的分解剂将其分解,切断丙烯基的双键,就生成大茴醛。该法按茴香脑计算,收率为60%。大茴香醛在其从精油里分离出之前就已发现并合成得到。可从苯酚、茴香醚、对甲酚甲醚、对羟基苯甲醛等多种原料中制取该品。使用硫酸二甲酯进行苯酚的甲基化,然后用氯甲基化反应使得到的茴香醚中引入氯甲基,并用乌洛托品成盐,再经水解而将氯甲基转变成醛基(索姆莱反应),从而制得对甲氧基苯甲醛。另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方法是将对甲苯酚甲基化,生成对甲基苯甲醚,然后再氧化而制得。在国外,目前使用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在硫酸中氧化对甲基苯甲醚制取。 |
用途: | 该品具有持久的山楂香气。在山楂花、葵花、紫丁香香精中作主体香料;在铃兰香精中作香剂;在桂花香精中作修饰剂,也可用于日用香精和食品香精。该品是我国 GB2760-86规定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香草、香辛料、杏、奶油、茴香、焦糖、樱桃、巧克力、胡桃、树莓、草莓、薄荷等型香精。与蜜橘等的精油配合,效果很好。作为无氰镀锌DE添加剂的优良光亮剂,它能在较宽的电流范围内提高阳极极化,获得光亮镀层,为环保创造有利条件。医药工业用于制造抗微生物的药物羟氨苄基青霉素等,是抗组织胺药物的中间体。 |